春节假期的一天,我正在家乡县城闲逛,突然有人拉住我:“杨老师,好久不见了,还认识我吗?”我侧过头定睛看了对方好久,还是没认出来。他说:“我是月明呢,在你班上实习过的,想起来了吗?”想起来了!虽然打交道仅一个半月,而且几十年未见了,但月明确是我记忆中难以隐退的人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并任班主任。那年下学期,学校来了几个实习生,月明被安排到我班上实习。月明一米八大高个,身材匀称,皮肤白皙,面如朗月,特别是那深邃的眼眸里藏着一丝难以为人察觉的忧郁,很像那时候红极一时的岭南歌手陈汝佳。
那时候的教师地位,可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月明说,他之所以读师范院校,主要原因是高考分数刚够录取线相对较低的师专,如果不填报的话,就只能读中专。抱着先拿到大专文凭再说的想法,月明最终填报了师专。月明还说,毕业后去当“孩子王”,可不是他的理想……
人各有志,对月明将来的职业选择,我无可置喙,但既然来当实习老师,还得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对待。对他,我一方面像兄长一样在生活上细致入微地关心他,一方面在备课、授课、维持课堂纪律和做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精心指导他,双方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学生们对帅气阳光的月明非常追捧,下课或放学后都围绕在他身边。身为家里独生子的月明也把他们当成小弟弟小妹妹,教他们唱歌跳舞,还从县城家里带来好吃的。他们感情非常融洽,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
秋高气爽的时节,我和任课老师及月明商量,决定带学生搞一次野炊,月明非常支持,学生们也欢呼雀跃。月明主动从家里带来很多好吃的“赞助”野炊活动,还带来了他心爱的吉他。农村孩子本来就多少懂点厨事,活动中他们发挥特长,密切配合,搞出的饭菜像模像样,让月明刮目相看。餐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月明用吉他伴奏,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其后,我们又策划了系列活动,班集体越来越团结,学习气氛越来越好。月明感慨地对我说,没想到农村孩子这么淳朴可爱,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么开心,也没想到在乡村当老师其实很好。
在月明实习期间,班上一位女生不幸家里失火,财产基本焚毁殆尽。得知消息后,我带着月明马上前去了解情况,劝慰该学生和其家长不要太难过,只要人没事就是最好的。接下来,我自己掏钱为女生家买了大米和油等生活物资;月明不但向父母报告拿钱给该学生家渡过难关,还陪同我到镇政府和民政部门给他们申请了补助和临时救助。听到学生一家由衷感激的话语,月明也深深体味到助人的快乐。
月明一个半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专门策划了一场欢送晚会。同学们都对月明难分难舍,还有学生对他说:“哥哥,你毕业后就到我们学校来工作好吗?我们很想你!”月明噙着泪花,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暑假,因要照顾家庭,我调到邻县一所学校工作,也就与月明逐渐失去了联系。这次重逢,我们都很激动,也谈了很久。月明说:“那次实习,我既感受到了教书育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又被你对学生的大爱所感动。我也改变了对教师行业的认识,我愿意为热爱的事业而坚守!”毕业后,月明没有去争取“改行”,而是服从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父母对他从事教育工作也很支持。几十年来,他一直勤耕教坛,成为全镇响当当的骨干教师,并且担任了学校行政领导。
月明,人如其名,为爱坚守,心如明月。因为一次短暂的交集,因为我的育人理念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不经意间竟然影响了一名优秀青年的就业选择,也为党的教育事业留住了一名优秀人才。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杨能广,任职于新邵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