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0日

邵阳县

项目环境双驱动 点燃发展新引擎

邵阳日报记者 易鑫 兰绍华 通讯员 刘飞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沥青马路,一栋栋建设施工的产业园区,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文旅小镇……穿梭在邵阳县城区,可以充分感受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邵阳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优化环境为抓手,构建重大项目“引进、开工、入库、建设、投产”滚动开发模式,有效投资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该县累计完成投资129.7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项目旺 则经济活

邵阳县坚持把争资引项作为县域发展的“出路工程”。

2023年,该县对“十四五”重大项目库进行了全面梳理,分类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分类项目支撑库,共储备各类项目455个。累计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2.21亿元,专项债券资金9.31亿元,国债资金1.96亿元,到位资金额度是2022年的5.3倍。同时,新签约重大项目52个,总签约金额107.41亿元。27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4.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5.06%。

位于邵阳县高新区的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于2023年2月“打下第一根桩”,重点发展以钴酸锂、硬质合金循环利用和铸造项目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16.384公顷。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95%,预计将于3月底竣工,已有14家企业投产进行试营业。

园区内的可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拥有6000平方米的万级无尘恒温车间,生产加工的产品主要为通信设备结构件、医疗器材零件和精密制具检具零配件等。走进生产车间,机器声鸣响不断,20台机器可以实现24小时运转。“在家门口上班总归是方便一些,每个月都有4000多元的工资收入,自己家里的事也没耽误。”早班工作人员黎超云正守在机器前,等待机器完成切削作业。

“我们的机器基本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每名员工可以同时看护6台机器,月产量可达12万件。目前订单处于饱满状态,订单量已经排到了两年以后,预计年销售额在8000万左右。”公司负责人刘一蛟介绍说。

环境优 则后劲足

邵阳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县域发展的“生命工程”。

该县推行“一诺一评”优化政务环境,组织18个县直部门公开承诺,邀请企业家及施工单位代表现场评议,落实“一站式”服务、“一对一”指导和全程代办要求,23个重点项目和28家重点招商企业项目手续实现当场办结。实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同审核、一周办结”的政策兑现机制,及时兑现惠企助企政策。2023年,该县为33家企业兑付优惠资金1.36亿元。设立“营商环境110”,针对强包强揽、阻工闹事等施工矛盾纠纷,组织政法部门开展护航重点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对扰乱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除了可感可及的服务,更可观可触的设施建设。

交通是发展的命脉,关乎经济繁荣和区域发展。3月5日,二广高速邵阳县互通出口夫夷大道至开元大道两侧绿化建设如火如荼。夫夷大道设计全长约3.4千米,宽度在25米至29米不等,改扩建项目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亮化等工程。“我们正在对道路两侧区域进行绿化美化提升,主体部分已全部建设完成,现已经实现通车。”项目施工负责人张伟胜介绍说。

“以前来这送货,下高速后感觉路面狭窄。现在改扩建之后,视野开阔了不少,堵车现象少了,而且两旁的绿植、景观也让人心情愉悦。”从广州过来的货车司机林师傅说道。

据悉,该道路两侧的景观置石全部采用当地自然山石,苗木采购实行就近和适地、适树原则,劳务用工雇请当地富余劳力,不仅创造了一种可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项目管理模式,也让夫夷大道成为邵阳县一张靓丽的城市生态新名片。

--> 2024-03-20 邵阳日报记者 易鑫 兰绍华 通讯员 刘飞 邵阳县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0594.html 1 项目环境双驱动 点燃发展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