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唐颖 通讯员 张鸿渐 李文娟 孟天笑) 近日,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成功为一位全内脏转位(俗称镜面人)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68岁的陈女士因腹痛加剧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该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巨仕详细询问了陈女士病史,并为她进行了体格检查,考虑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且患者肿瘤标志物CA19-9>1200U/ML,完善了全腹部CT增强及常规术前检查。影像结果提示患者胆囊结石伴化脓性胆囊炎,内脏反位、右位心,幸运的是患者胆囊目前无穿孔表现,未见明确肿瘤依据,但患者是“镜面人”,让医护人员大吃一惊。
经CT及MRI显示,陈女士心、肺、横膈、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度反位。李巨仕介绍,该患者全内脏转位,医学称“镜面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1/10000000,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染色体及基因突变、纤毛运动障碍相关。除解剖位置异常外,其功能完全正常,一般无需治疗。
这类患者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异性不高,如胆囊炎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疼痛,亦可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而以左上腹痛为主要表现时则极易误诊。全内脏转位虽不是外科疾病的危险因素,也非手术的禁忌,但其合并外科疾病需行手术治疗时,手术难度会因解剖变异而增加,使得治疗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
“就算平时技术再成熟,遇到这种情况也非常棘手。”李巨仕表示,手术时医生需要打破常规手术思维,站在对立的角度去思考、操作,适应镜像反位的方位感。特别需要注意胆道和血管畸形可能,术前需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胆道、血管畸形及排除其他胆道病变,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手术难度因“镜面人”的特殊性而增加,但在与患者详细沟通及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该院肝胆胰团队最终顺利地为患者做完手术。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术后第一天顺利下床活动,进食流质。术后病理提示患者胆囊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李巨仕介绍,“镜面人”虽然内脏全部错位,但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生理功能一般与常人一样,对健康与生活没有太大影响。这种转位畸形,若无其它并发症,均不影响其身体健康,未发现有遗传现象。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镜面人”就医时不要因担心隐私而有所隐瞒,应主动告知医生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调整诊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