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孙芳华 唐钧 廖建荣) “现在五对朱鹮夫妻都准备在我们村的地盘上结婚生子了,这可是我们村的自豪和骄傲,大家一定要注意给朱鹮格外安宁的环境,保证他们在此顺利发子发孙。”3月11日,驻某村辅警吴光为率领当地生态保护志愿者,用当地生动的语言,挨家挨户开展朱鹮繁殖“特别防护期”宣传。
与此同时,在该村周边的10个自然村,“全市十佳‘一村一辅警’”邓集山等村警,也正带领志愿者在开展同样宣传。
朱鹮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世界濒危鸟类,有着“鸟中东方宝石”的美称,具有独特、稀有的生态和人文价值,被誉为“鸟类大熊猫”。2023年12月,浙江德清朱鹮落户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某村,经过一个多月的科学野化驯养,于今年1月31日就地顺利放飞。经观察,当前朱鹮已完全适应黄桑的生活环境,活动范围已扩大至栖息地周边10个自然村。
“每年3到6月,是国宝朱鹮的繁殖期。”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早在今年2月底,野化放飞工作人员就开始为朱鹮繁殖后代准备巢材,储备食物,并且加强监测管理。3月9日,在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某村一带,一对朱鹮伫立距离公路不远的大树枝头,正在耳鬓厮磨,共筑爱巢。截至目前,共有5对朱鹮成功完成配对,先后进入繁殖孵化阶段。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朱鹮落户此地,将全面提升这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好典范。”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袁光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