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邓飞 肖喜梅) 3月7日,邵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布袋戏、棕编、剪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邵阳县芙蓉学校,让师生们体验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共同领略非遗之美。
“十指能演百态情,一口道尽人间事”,在学生们一张张期待又兴奋的笑脸中,布袋戏展演拉开了序幕。布袋戏非遗传承人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了经典剧目《杨孝打虎》。两平方米左右的舞台,布袋戏传承人坐在屏风后面操作,只留一个舞台口作为表演区,将布袋木偶套进手掌,用食指、拇指和中指分别伸进木偶颈端和左右手衣袖内操作表演。精湛的技艺、妙趣横生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他们不时地惊叫、欢呼、拍手,近距离感受着布袋戏这一家乡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棕编被称为流传千年的“指上非遗”,手艺人通过一双巧手和几片棕榈叶,便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界。棕编传承人详细讲解了棕编编织的手法和要点,为学生们现场展示了他的手艺。在棕编传承人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制作棕编作品,一片片棕榈叶在学生们的指尖来回穿梭,很快,一只只似像、微像的“小蚂蚱”便制作完成。看着自己亲手编织完成的小物件,学生们爱不释手,眼中尽是喜爱之情。
剪纸是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每一幅剪纸作品中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堂上,剪纸非遗传承人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纸张、设计图案、使用剪刀等剪纸技巧。折叠、对齐、修剪、翻转,一张小小的纸片看似十分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创意和挑战。学生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细心地设计自己的图案,认真地剪裁,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剪纸作品创作中。红纸飘逸,剪刀翻飞,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诞生。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既学习了剪纸技艺,又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增进了他们对非遗的认知和热爱,有效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于潜移默化中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