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蕴含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等精神特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力文化支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要弘扬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屈原赋《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贾谊《陈政事疏》:“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担当。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扭转不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不愿意承受转型阵痛的换挡焦虑、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的功利主义倾向,扭转决策“乱画饼”、落实“翻烧饼”的折腾做法,扭转刻意逃避、掩盖矛盾和问题的“鸵鸟心态”,扭转“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躺平”思想,敢挑重担,勇于担当。
要弘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曾经就读于岳麓书院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深刻批判明末“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强调学术研究要有现实关怀,理论探讨应该致力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关注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民生幸福之事,将经世致用思潮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和经营主体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细化方案和举措,把“大题”变“小题”,动员干部群众有针对性地出智献策,切实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要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在“万马齐喑”的晚清时期,著成《海国图志》,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以商立国理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从思想深处破除四平八稳搞建设、按部就班求发展的惯性思维,大力营造尊重改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社会氛围,引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向改革要思路、向创新要办法,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制度集成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把新规矩、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立起来,倒逼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努力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勇于创造“不可能”的新业绩。
要弘扬湖湘文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916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正式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并将其悬挂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调研时明确提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把思路理清、把方子开对、把方法用好,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扭转单纯以GDP增长论英雄的速度情结,扭转不顾风险乱举债、盲目跟风上项目、好大喜功铺摊子的路径依赖,扭转仅仅靠拼资源拼资金投入刺激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扭转一门心思在数据上“想办法”“造业绩”的造假冲动,扭转不顾客观实际、不按规律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唯上”思维。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