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2日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曾陈许愿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培根铸魂的主阵地和最前线,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是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思政课教学实践也表明,什么时候积极改革、锐意创新,教学成效就又好又快;什么时候畏首畏尾、墨守成规,教学成效就迟滞缓慢。想打造一流的高校思政课,需要瞄准思政教学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以“立德树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遵循。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新形势下,抓好思政课改革,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未来三十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千秋伟业,高校思政课改革就必须以立德树人为使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大思政课”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所高校要打造高水平的思政课,必须走对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综合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进“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大”,一是要思考如何引人以大道,二是要思考如何启人以大智,三是要思考如何育人以大德。着力探索“大思政课”的实现形式,就是要从学理上理解好、把握好“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点;在实践路径中进一步敢想敢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让社会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源头活水,赋予思政课以生动有力的实践支撑。

以“守正创新”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招。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理论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近年的课程内容建设中却稍显迟缓,甚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短板。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下足“备课”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形式比较呆板、方法不够灵活、内容空洞无物,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或者过于求“新”,将教学重心放在“论证”的形式上,而不是放在研究和践行如何讲清楚道理。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的“守正”在于坚守正确的育人方向,遵循育人规律,一些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创新”在于育人方略、育人过程、育人方法的改革与更新。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才能使思政课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以“启智润心”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使之契合学生的需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满足学生对成长发展期待的必然举措。在思政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用智慧和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养成刻意逃避、掩盖矛盾和问题的“鸵鸟心态”。一堂好的思政课能启迪智慧、沁润心灵,能更有效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更理智、更客观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发挥其成熟的智慧。同时,也使思政教学中广大师生能够站在一个辩证的、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将思政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实践中去,发挥思政育人的更多效能。

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只有找准找对找好思政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思政教学改革紧贴时代脉搏,更好地彰显思政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03-12 曾陈许愿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0197.html 1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