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九十年代,我从乡下调入了位于县经济开发区腹地的一所中学任教。
那时候,我班上不少学生家里的田土都被征用了。家长们眼看平时瞧不上的田土变成了存折上可观的数字,而且是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数字,一个个恍如梦中。无田无土,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有钱有闲,干脆躺平享清福。家长们普遍开起了麻将馆,或者家里添置了麻将机,每天呼朋唤友,沉溺其中。
受家长的影响,班上不少“拆二代”根本无心向学,表现“好”的能按时到校且不在课堂调皮捣蛋就不错了,而表现“糟”的则是打架斗殴、惹事生非。找他们谈心,他们的回答通常是:“我爸妈说拿个毕业证将来能打工就行了,反正我家里也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受读书的苦?”真是让人无语!
班上的男生小叶(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拆二代”问题学生。他不但从没认真听过一堂课,而且严重扰乱课堂秩序,找他谈心总是油盐不进。一次上体育课,小叶趁老师没注意,约上几个同学溜出校门,竟然跑到河边偷开人家的小木船玩。但是,他们根本不熟悉划船,船离开岸边没多远就翻了。幸亏被人及时救起,才没酿成恶性事故。
此事无法原谅!我当天就来到小叶家反映情况,其父母都不在家,问邻居后才在一家麻将馆找到小叶的父母。当时,他们一个在打麻将一个在打字牌,兴头正浓。听我介绍情况后,他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要对孩子实行家法,但被我拦住了。他们恨恨地说:“这‘鬼崽崽’这样不听话,我们是管不了了。杨老师,请您该骂就骂,该打就打,我们保证没半点意见,还要给您倒水洗手!”
家长态度倒是不错,然而,家长当局外人,而“授权”老师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这样就能让孩子转变吗?而且,对学生实施体罚,这岂是老师所能为的?看样子,家长对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还是缺少认识和方法,需要我点拨点拨。
于是,我让小叶父母离开麻将馆,一起到家里谈心沟通。我首先肯定了家长对孩子不护短,也表扬了小叶的一些优点,如对老师有礼貌、乐于助人等等。同时,也明确指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发力,如果家长当甩手掌柜,一味把责任推给老师是不妥的,效果也不会很好的;还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当好榜样。
听说小叶家长每天以麻将馆为家,很少过问小叶学习的时候,我建议他们最好还是“金盆洗手”,多关心孩子,多陪伴孩子,多与老师联系。否则,孩子很难会有转变。
听了我推心置腹的话语,小叶的父母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不进麻将馆了,找点正经事做,当好孩子的榜样。我当即表示:“只要家长配合好,我一定能让孩子得到转变!”
此后据我了解,小叶的家长真的不再涉足麻将馆,在一个工地找到了工作,并且经常以各种方式与老师联系。小叶的变化也很明显,成绩逐渐提高了。我在班上,多次表扬小叶。其他一些家长受到触动,对小孩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
与其“倒水洗手”把教育重任单纯托给老师,不如“金盆洗手”自己当好榜样。对孩子的教育,从来都应该是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为人师者不可不明察,为人父母者也不可不醒悟。
(杨能广,任职于新邵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