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大水村村医杨进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并提出了具体举措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杨进军关注更多的还是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问题。2023年,杨进军注意到村医队伍青黄不接现象突出,村医群体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后勤不足难题,于是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相关建议,呼吁相关部门重视村医在提供医疗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最大程度给予他们开展医疗活动的各方面保障。
过去一年,杨进军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群众所需所盼所求。今年,杨进军重点聚焦医疗卫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此次赴会,他提交了《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的建议》,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鼓与呼。
“开展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能够进一步优化整合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完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县域内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的新秩序,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杨进军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全国未全面进行开展,且还存在医保配套政策不明、财政保障不足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杨进军在建议中呼吁国家进一步扩大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范围,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医保资金上向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倾斜,明确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收费和报销的执行标准;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项目下拨专项补助资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坚定步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杨进军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他将继续立足本职,关注民生,在干事创业中为社会多作贡献、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