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稳的态势不断巩固 进的动能加速汇聚 高的品质成色更足

打好打赢“发展六仗”

邵阳日报记者 刘波 通讯员 赵奕承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邵东打火机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对非贸易总量全省第2,西部陆海新通道“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成功首发……

2023年,我市交出经济社会发展满意答卷:稳的态势不断巩固,进的动能加速汇聚,高的品质成色更足。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付出。这一年,我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打好“发展六仗”,凝心聚力抓发展、促改革、防风险、保安全、惠民生,有力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化新邵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发展六仗”,是指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安全生产翻身仗和重点民生保障仗。)

为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这一“关键首仗”,我市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大比拼”,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64个,总投资709.14亿元。

为推动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性带队,深入省市重大项目工地一线调查研究,现场解决突出问题。同时,我市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定期通报进度、交办问题、协调解决,并“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奖惩”,形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强大合力。

犬木塘水库首台机组发电,白新高速建成通车,永新高速全线贯通,邵阳站新站房投入使用……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高歌猛进,31个省重点项目、356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73亿元、737亿元,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陆续建成、见效。

产业强,则市强。我市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实施制造业“双亿”“双百”提升行动,汇聚进的动能。2023年,全市九大产业链加速复苏、崛起,企业总数达到1665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42家。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我市致力以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发展沃土,激发全市民营企业的蓬勃活力。

2023年,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民营经济31条”,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政策在邵阳落实落细。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定期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民营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开展“五大培育行动”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等助企增效行动,全面强化资金、用工、供应链等要素保障。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加大融资担保力度,解决企业“无抵押、无担保、成本高”等问题。

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5条硬核举措,全面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性市场待遇政策措施,开展严打涉企经济犯罪行动,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持续发力、绵绵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我市营商环境“金名片”不断擦亮。2023年,全市经营主体净增5万余户,总量达50万余户。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很多企业深谙其道,可投入资金时,却又踌躇不前、瞻前顾后了——资金压力大。为此,我市创立了“财政、科技、县市区、合作银行”四方联动机制,与省科技厅共建4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签订四方合作协议,市级财政和各县市区按一定比例承担资金代偿风险,形成了联动共促、风险共担的惠企新机制,切实打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型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3年,全市累计为297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48亿元,有力缓解创新型企业创新投入压力,激活了企业科技创新引擎。全市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572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达21.52%。全市新增省级智能制造企业56家,产线167条,工位1125个。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前5年总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全省第1。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环境。2023年,我市持续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抓安全、防风险,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2023年,我市创新“1333”模式,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锚定目标,健全完善机制,强化开展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专项攻坚、重点行业领域潜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攻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攻坚“三大攻坚”,大力实施宣传阵地、基层基础和应急能力建设,从根基上夯实安全监管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源上防范遏制事故发生。

2023年,我市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在全省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市州。

在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上,我市成绩同样可圈可点。比如,年度化债任务超额完成,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非法集资风险防范有效。

重点民生保障仗,作为“发展六仗”的关键之仗、压轴之战,是检验发展成色的关键指标。

为打好打赢重点民生保障仗,我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全省率先推行聘任民生实事观察员制度,并在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创造性设立民生实事“观察哨”,打出“观察员+观察哨”的“组合拳”,透过“第三只眼”看民生,有力推动全市各类民生项目落地见效,高质量、高水平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2023年,我市全面完成十大省级重点民生实事34个考核指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省级重点监测民生项目: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80个、受益群众3.9万户;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前完成“夏季攻势”,市区优良天数比例为90.7%……

--> 2024-03-04 邵阳日报记者 刘波 通讯员 赵奕承 稳的态势不断巩固 进的动能加速汇聚 高的品质成色更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9780.html 1 打好打赢“发展六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