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于史铁生笔下遇见过地坛,想象中它恬雅、宁静,围着朱红的墙,尽管衰败却仍透露出旧日皇家的威严。
如今终见到,和想象中相似却又不似。红墙,棕瓦,翻新后虽失了古朴,但也多了几分现代的辉煌。和想象中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并不安静。园中尽是如我一般的外来游客,全然没有荒凉之感。我暗自笑自己:“早就被改造成公园了,怎会寂凉?”但我还是有些失落。
我站在地坛前面,感受袭来的沉重的历史之风。祭坛前的雕栏处,某个正对大门的地方,又或是我现在站着的地方,也许就是几代帝王曾经站立之处。然而,我心所在之处不在祭坛,而在地坛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根草。我在花草间缓步行走,看到的不再是喧闹的人们,而是史铁生笔下那个荒凉却陪伴他度过最艰难时光的地坛。园中的生物陪他渡过苦海。无人的地坛是他所爱的,因为只有在不被世俗侵扰的环境里,才能真正洞察自己的内心。史铁生便在这种情形中回忆着自己的前半生,重新思考“母亲”二字对他的意义。一群雨燕的高歌,冬天不知是谁留下的脚印,苍黑的古柏,它们构成了史铁生一个人的地坛。
而我所看到的,是属于全中国人的地坛。地坛先前是帝王祭拜的场所,而今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金色从远方倾泻而下,染黄树叶,照亮人们笑着的脸。在园中慢慢走着,失落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