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市区城南公园却欢声笑语、喝彩声不断。2月23日至2月24日,“湘当有味在邵阳·欢欢喜喜过大年”“元宵喜乐会 共创文明城”2024年邵阳市元宵非遗集市活动在此举行。广大市民逛非遗大集、品非遗美食、赏非遗技艺,感受邵阳非遗里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中的雅韵。
短短两天,两万余人现场打卡,非遗特色商品销售总额近百万元。这场最为传统的“集市”,何以“圈”住了人气、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赶非遗大集 品民俗文化大餐
两天时间里,邵阳花鼓戏专场、祁剧专场先后上演,祁剧折子戏《挂画》《拦马》、邵阳花鼓戏精品联唱、花鼓小戏《刘海砍樵》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戏里是古韵弥久愈璀璨,戏外是今日文化更生动。
“老鼠娶亲”现场情景演绎,将滩头木版年画作品《老鼠娶亲》的场景搬到现实中,生动展现了老鼠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喜庆热闹场景。表演者活灵活现、滑稽搞笑的表演把老鼠演“活”了,引得市民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龙狮展演现场龙腾狮跃、震撼心弦,令观众大饱眼福,叫好声、喝彩声不断。猜灯谜作为元宵节的传统项目,一个个谜语引人深思,市民兴致勃勃、竞争激烈。
“这些节目精彩纷呈,很有地方特色,令人大饱眼福。没想到邵阳有这么多的非遗项目,特别是舞龙舞狮,太有闹元宵那个味了!”市民海岚看完展演节目后,深有感触地说。
宝庆烙画传承人唐文林介绍,此次他带来了十二生肖、“福”字、招财进宝、邵阳风景等内容的宝庆烙画文创产品。作品不仅题材广泛、寓意好,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唐文林说,此次非遗集市为宝庆烙画等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搭建了一个交流推广平台,同时也让群众了解和体验了非遗。
此次元宵非遗集市采取“非遗+集市”形式,将元宵传统民俗、非遗和节庆活动融合起来,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非遗集市品牌。邵阳米粉、武冈米花、绿豆粑粑、糖画等香味四溢,勾起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激昂热烈的龙狮演舞,精彩绝伦的祁剧、花鼓戏展演,独具特色的《老鼠娶亲》沉浸式演出……欢声笑语中是年味之“闹”、是人文底蕴之“厚”。
此次活动以沉浸式展陈、展演方式,让广大市民在可听、可品、可赏、可娱、可购的非遗集市中,亲身参与油布伞、宝庆烙画、根雕等非遗制作过程,现场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无疑是一个个“纸上名录”的非遗项目在现实中鲜活起来的例证。
邵阳迄今有2500多年历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正因千年宝庆文脉如诗,涵养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88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27人。近年来,我市不断夯实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正因此,非遗集市不仅是邵阳非遗项目的集体亮相,更是非遗技艺的火热回归。
购销两旺 感受浓浓“烟火气”
邵阳县麦芽糖展位前,传承人陈带连正在忙着招呼顾客、销售麦芽糖。陈带连说,此次参加非遗集市活动,带来的非遗商品基本销售一空。她有些意外,“2月23日开市4小时,200瓶麦芽糖就全部卖光。”
“两天卖了近2万个豆沙粑粑,销售额近4万元。”王氏豆沙粑粑传承人周博对自己的“业绩”感到惊讶。在他看来,产品如此受欢迎是因为给大家带来了“儿时的味道”。
市民曾尚高在非遗集市上逛了一圈后,买了武冈米花、绿豆粑粑。他说:“赶非遗大集不仅为了购物,更为体验一种轻松的状态,体验悠久的文化传承、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
资江学校学生刘文沛和表妹谢惠琼逛了多个展位后,最终买了她们喜欢的两幅宝庆烙画作品《马到成功》。“我们两个都属马,这个文创作品寓意很好,我们想把它们挂在家里卧室里。”刘文沛笑着说。
赓续薪火 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这个手提包好看又实用。”“这个玩偶好灵动。”在蓝印花布展区,大家频频驻足,对精致独特创意无限的蓝印花布系列产品赞不绝口。“这两天来咨询对接的人很多,经过展位的人大多一眼就感到惊艳,随之对蓝印花布的传统技艺和文创产品产生浓厚兴趣。”传承人罗沙沙表示,蓝印花布文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纳了现代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努力打造具有邵阳特色的“国潮品牌”。
在滩头木版年画展位区,市民们排队动手体验拓印年画“福”字作品。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尹冬香介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是默默围观,而是主动学习体验非遗技艺,做富有创意、新意的非遗手工艺品,给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成为非遗传承新力量。
在油布伞展区,摆放了各种“迷你”版的油布伞。资江学校学生林李果和其他小朋友们围坐一起,挥动着手中的画笔在空白的油布伞上作画。宝庆油布伞传承人龙智群介绍,此前的油布伞只是简单日用品,而如今油布伞和绘画结合,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他们在绘画的乐趣中体验非遗的魅力。“市民购买热情很高,卖了近200把创新油布伞,销售金额达5000元。”
新邵剪纸艺术传承人马丽娅挥动着剪刀,一张张精美的“祥龙”作品引起了围观市民的连连赞叹,不少人上前“求学”。“非遗传承人与老百姓面对面,形成一种互动,既把非遗项目和技艺呈现出来了,也让老百姓在集市中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闹元宵的欢乐。”马丽娅感叹道。
元宵+非遗+集市,火在邵阳文化韵味的历久弥新,热在邵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这场元宵节里的“土”味活动,散发的是邵阳魅力,澎湃的是新时代生活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