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之下,刺骨寒风之中,人人避之不及的室外,仍有一群人在岗位上守护城市的暖意。他们守护着,为了每一条干爽的道路、每一把干净的座椅;他们飞驰着,为了让更多人吃上一顿热饭;他们坚持着,为了市民的出行方便和安全。
自前段时间降温以来,我市已经数日出现气温低于零下摄氏度的情况。2月23日,记者实地采访了四名不同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
环卫工人王小平 “我是第一个看见这座城市‘早起’模样的人”
“我是第一个看到这座城市‘早起’模样的人。”提到自己的工作,王小平神情中满是自豪。王小平每天的打扫范围在双清区步步高新天地周边区域,周围的街道、马路保洁都是由她负责。“最近早晚太冷了,公司把早班时间调整到6时,我差不多5时起床,5时30分到岗做准备工作。”王小平说。
王小平介绍,她每天负责清扫道路垃圾、落叶,擦拭公共设施,包括栏杆、柱子、座椅、废物箱等。早上先用大扫把、大簸箕扫一遍马路,然后巡回保洁可以换上大火钳、小扫把。大火钳捡路上的白色垃圾、烟头,比较细碎的垃圾就用小扫把。擦栏杆、座椅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要用湿抹布擦,但像这样的天气,就用干毛巾擦一擦。气温太低时,洒水车会停止作业,路上灰尘较大,行人有时候需要找地方靠一下、坐一下,所以柱子、座椅必须得擦。
对于道路结冰的情况,王小平和她的同事采取了应对措施,在结冰的路面上撒工业盐,再盖上草包、麻袋,踩一踩防止移位。除了防滑之外,王小平还会给同事送上暖手贴。“这几天太冷了,手一碰水就痛,带着暖手贴可以暖和点。”王小平说。
外卖小哥蒋齐 “这段时间比平时多了好几百单”
“这几天的天气很冷,平台上的外卖订单比平时多了好几百单。我们还叫了很多休假中的同事来支援,人手严重不足。”外卖小哥蒋齐说。
为了保暖,蒋齐在出门时特意多穿了一件羽绒服,加上里面的秋衣和平台的两件外套,一共四件衣服。防风帽加头盔,手套、护膝也都穿戴上。“其实我不怕天冷,就怕不能按时把外卖送到顾客手里。”蒋齐说,这样的雨雪天,路面很滑,单子又多,但也不敢多接单,因为带的单子多了,就容易摔跤,怕把顾客饭菜打翻,心里会过意不去。
温度低了之后,对食物保温的要求就更高了。手上的订单怎么安排,怎么让送餐时间变短,这对蒋齐来说并不是难事。他自豪地说:“我在邵阳送外卖4年了,市区的路我很熟悉,哪里小道不堵车,哪里修路会不好走,不用导航我心里大概也清楚。”
“这几天我接了挺多单,加上平台给的天气补贴,收入应该还算可以。”蒋齐说,天气虽冷但人心很暖,顾客对于他们更理解了,送晚了,很少有顾客责怪,有时还会收到顾客的打赏,虽然只有1块钱2块钱,但对于他来说却很温暖。
电路检修人员艾涵 “保障电力线路畅通无阻”
艾涵是国家电网邵阳输电检修公司运检三班的副班长,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16年了,算得上是一名业内资深人士。“我们的职责就是保障电力线路的畅通无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确保供电安全。”艾涵说。
这几天受强冷空气的影响,连续出现低温凝冻天气。针对此情况,该公司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配电线路开展观冰特巡工作,检查线路设备运行的情况,确保供电辖区内供电线路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有时为了维修电路,我们需要对电线周边的树木进行修剪,这个行为可能会引起附近居民的不理解,他们不明白为啥要砍他家的树。”艾涵说,他们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用电安全,而不是故意为之,希望市民能更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
公交车驾驶员姚海波 “虽然很冷,但工作得认真做”
姚海波是一名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公交车驾驶员。每天早上5时40分,天还一片漆黑,他已经出门赶往公司。“6时之前,我就要到达公交场站,给车辆打气、擦拭,准备发出第一班车。”姚海波说。
冬天,低温和雨雪天气比较多,姚海波要提前20分钟到达岗位,以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应对突发状况,保证首班车准时出发。经过进站等待,6时10分,姚海波驾驶的38路首班公交车准时驶出,开始了一天的运营工作。
姚海波介绍,入冬以来,乘客明显增多,车内环境、温度和能否准点到站都是让乘客满意的要点。尤其是雨雪天气,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准时到达站点,这无疑是对驾驶员的考验。而姚海波的每一次进站、刹车、起步都十分平稳,这是他八年如一日坚持练就的本领。这些年来,他驾驶的公交车从未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并且准点率很高,得到了乘客的广泛好评。
“像我这样的公交车驾驶员还有很多,虽然天气很冷,但工作还是得认真做。”姚海波说,驾驶员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给乘客带来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