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市主城区禁放烟花鞭炮,街道干净,城市安静;市民创新过节方式,走进影院、打卡红色纪念馆、走进书店……处处呈现出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节日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社会文化。每年元旦刚过完,春节、元宵接踵而来;不久,清明又到;清明还余绪未断,端午又来;端午才结束,“五一”、七夕连袂而来……几乎月月有节日。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都是在传递一回文明。那么,在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的多元化时代,如何过节才能让文明蔚然成风,让节日的文明底色更加厚重?
文明过节,需要尊重节日的本意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好、弘扬好中华灿烂文明,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责任,也是14亿多人民群众的共识共举。我们的节日,更蕴藏着精神文明价值。因此,过节首先要理解节日文化、节日传统、节日的意义,并坚持用节日的精神洗礼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比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欢度春节,图的是喜庆团圆、平安快乐,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只有文明过大年,人人践行文明,才能为春节注入更多的新时代文明基因,才能让春节过得意义非凡。
文明过节,需要做文明事。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群众自信自强的精神源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在行动落实上共同发力,以涓滴之力汇聚起共识共举的磅礴力量。近年来,每逢节假日来临之际,中央及各地都会以各种方式倡导科学理性的过节理念和健康文明的过节方式。倡导人们在节日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规范,自觉做到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饮,文明上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老敬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移风易俗,自觉抵制人情往来跟风攀比、大办宴席铺张浪费等陋习;绿色低碳出行,带上文明出行,健康生活,维护公共环境整洁,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活动,开展“廉洁过节、勤俭过节、和谐过节”活动;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等等,使我们的节日真正成为文明友爱的节日、温暖和谐的节日、勤俭廉洁的节日。
文明过节,需要从自己做起。节假日是人们放松身心、体味生活乐趣的时间,过节度假的方式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但文明的度假过节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还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自觉行动。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用文明的言行撑起底色,全社会文明过节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传递文明正能量,推动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开辟邵阳精神文明建设新境界。
文明过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文明是举手投足之间凝结成的美丽,是我们共创、共建、共享的幸福之果。文明过节本质上是对文明公约的遵守,要靠大家自觉践行、相互监督、共同推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倡导文明过节理念,要发动大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集中民智,汇聚民心,积聚社会正能量。如果人人都争做文明过节的践行者,文明新风尚就能蔚然成风。
文明,是节日中一道最美风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深入倡导和广泛实践,让文明过节理念根植于心,文明过节方式贯穿于行,带动市民,辐射社会,传递文明之火,传播文明之美,让每个节日劲吹文明新风。同时,不管在节日还是日常,我们坚持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说文明话,让文明成为常态、成为习惯,共树文明新风尚,共建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