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3日

廉洁清风沁人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回眸2023”系列报道之四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陈湘林

近日,我市创排的清廉主题祁剧大戏《清官李蛮牛》在市区楚雄大剧院连续上演,1000多名市直机关干部先后走进剧院,在对祁剧艺术的欣赏中感受清廉文化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据悉,该剧还将在全市巡演。

2023年,我市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充分挖掘本地廉洁文化资源,打造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优秀廉洁文化作品及各级清廉文化教育基地的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着力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大力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挖资源 唱响廉洁“好声音”

“水打状元洲,清官不久留;要得清官到,除非李蛮牛。”这是在邵阳广为流传的民谚。2022年至2023年,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省祁剧团,深入挖掘清代县官李蛮牛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廉故事,推出清廉主题祁剧大戏《清官李蛮牛》,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古城邵阳拥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廉洁文化资源丰富。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挖地域特色“廉”文化,总结和提炼历代清官廉吏、社会贤达、革命先辈、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廉洁故事、廉洁精神和廉洁金句等,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邵阳为官多年、被当时的统治者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清代县官李尚卿(李蛮牛)的清廉事迹被改编成了祁剧;魏源、吕振羽、贺绿汀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廉洁事迹在《中国纪检监察报》重要版块宣传推介。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市十分注重将廉洁文化建设与特色鲜明、传承久远、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本土地域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除了祁剧,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蓝印花布、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武冈丝弦、城步吊龙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剪纸、民间山歌等,分别被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接地气、带“邵阳味儿”的方式,将廉洁文化送入寻常百姓家。车万育“不爱钱财爱直谏”的品性、魏源“勤廉治政、邵邑醇良”的操守、塘田战时讲学院“教员月工资一元钱”精神、开国中将姚喆不搞特殊化的廉洁故事等,均依托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在邵阳大地广为流传。润物无声,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修身。

我市在廉洁文化建设中还特别重视廉洁理念和文化产品的现代化传播和立体化展示。2023年,全市共摄制清廉微电影、短视频、宣传片130余部,编写廉洁文化书籍、读本等文学类作品20余本,创作清廉主题美术、摄影、书法等文艺作品1万余幅,开设清廉公交线路33条、清廉文旅精品线路20条。

标杆示范 激发廉洁“强动力”

“‘品如修竹常存节,心似清莲不染尘’,‘莲’‘廉’谐音,这副楹联写得好!”2023年清明节期间,在位于国家4A风景名胜区——新邵县白水洞景区的廉政文化公园,一位返乡游客对着公园“清风亭”柱子上的楹联驻足品评,点头赞赏。

“一个好的廉洁文化阵地就是一个极具辐射力的光源,用得好,其教育、引领、成风、化人的作用极为显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5月,全省第一个综合性廉政警示教育中心——邵阳市廉政警示教育中心建成开馆,至今已有2.8万名党员干部到该中心接受警示教育,在全国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在2023年开展的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目前已有河南、山西以及省内怀化、郴州、永州、娄底等地的同行前来调研参观。

“自2022年5月起,全市共有11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被统一授牌为‘邵阳市清廉文化教育基地’。一年多以来,到各基地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游客已达100多万人次。”市纪委监委有关人士介绍。

清廉,是一个地方的脊梁和风骨。截至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洞口县古楼乡、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兰藤村、大祥区百春园街道政务大厅被确定为省级清廉单元样本培树点,为全市廉洁文化建设“接地气”、求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域共建 打造廉洁“新高地”

每个工作日,走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人们都可以看到,各窗口工作人员忙碌有序、热情周到接待前来办事群众,展现出亲民便民、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良好风貌。

“清廉,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清廉机关创建工作融入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件事一次办”和“三集中三到位”等重大改革工作中,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同步推进,让清廉服务蔚然成风。

改变不只发生在一个层面。从机关到基层,从学校到医院,从企业到村居,这种新风新貌遍地开花。我市出台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园区、清廉乡村、清廉家庭7个清廉单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路径、标准、方法和措施,全域推进“清廉邵阳”建设。

在清廉单元建设中,我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行业特点,深入挖掘单位文化、家风文化和乡村文化,全面推进清廉单元建设“地方版”“行业版”“单位版”,清廉建设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以前办个证,需在国土、住建、税务等多个部门来回跑,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好,工作人员的态度也非常好。”2023年12月,在武冈市政务中心大厅拿到不动产权证的周文飞满脸笑容。如今,点点滴滴的清廉单元“小气候”,正在以潜移默化之功浸润净化着我市政治生态的“大气候”。

--> 2024-02-23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陈湘林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回眸2023”系列报道之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9231.html 1 廉洁清风沁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