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父袁再斌是一位抗战老兵,曾经参加过衡阳保卫战和雪峰山会战。2017年4月17日,91岁高龄的他即将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嘴里依旧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到来了……”
曾祖父出殡那天,全镇的人自发为他送行,还有人在他墓地旁边栽下苍翠松柏。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我们全家驱车140多公里,专程前往衡阳参观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此时年味尚浓,位于衡阳市蒸湘区国防教育广场附近的陆家新屋游人如织。陆家新屋原是清末湘军名将陆成祖的私宅。衡阳保卫战期间,日军先头部队黑獭联队拼命占领此屋,并以此为指挥部进一步攻击衡阳。中国军队奇袭陆家新屋,双方发生激战。至今,陆家新屋的墙壁上依然布满弹痕。
据我曾祖父生前回忆,当时驻守邵阳的一位士兵的祖父曾经参加过陆家新屋建设,老人向这名士兵详细讲述过陆家新屋的基本构造。长官要其画出图纸,委托山民出身的我曾祖父等人,抄小路飞奔衡阳送情报。当我曾祖父等人到达衡阳后,双方激战正酣,同一阵地一个时辰内几度易手。几经周折,几度权衡,趁着夜色,那年18岁的曾祖父急中生智,用他平时喜欢玩的弹弓,将陆家新屋图纸准确射入我军阵地,然后成功脱身,返回邵阳。
随着参观的人群,我和父母走进历经沧桑的陆家新屋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纪念馆正门迎面树立的“忠烈壮国魂”的牌匾,让我瞬间感觉曾祖父的热血在我全身奔涌。我心潮起伏地认真参观每一间展室,回味每一幅图片,咀嚼每一段文字,在每一件实物前流连。
在这些图片、文字和实物面前,我仿佛看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鼓舞下,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
我仿佛看见,曾经被敌人叫嚣“三天攻下”的衡阳,坚持了整整47天……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城破,历时47天,衡阳保卫战宣告结束。
衡阳保卫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延缓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进程。
从“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出来,我不由自主地长长嘘了一口气。衡阳保卫战的遗迹,在陆家新屋,在衡阳市博物馆,在平湖公园,在史册上,在照片中,更深深烙在中国人民心里。面对祖国大好河山,面对先辈丰功伟绩,我耳边仿佛响起一声声殷切嘱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为中国式现代化而读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道出了我此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