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023年以来,武冈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效推进立法纳民智、监督贴民心、代表顺民意,切实发挥好为民履职的重要作用,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立法工作广纳民智。武冈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到民智的作用,积极搭建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立法工作的互动平台。现已建立基层立法工作室1个、立法联络站3个、信息采集点7个,并于今年1月16日正式聘请19名法律专业人士为武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专家。专家通过参加立法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对法规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站点专家+”融合机制,立法联络站、法律咨询专家结对服务信息采集点,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管用”提质增效。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意见征集中的作用,武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基层干部、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调研,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同时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充分发挥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等线上优势和现场走访调研座谈优势,向社会公开征集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起草立法草案,进一步推进立法工作民主化和科学化。
监督工作贴近民心。武冈市人大常委会把精准选择监督议题作为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紧跟上级部署、紧贴市情实际、紧盯民生热点,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武冈市民情热线信息、检察建议数据对接工作机制,及时将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列为市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在广泛征集议题的基础上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做到监督选题既体现民生冷暖,又与重点工作相互衔接。为推进深入基层有效监督,武冈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常委会分管领导联系督、一个专门委员会对口督、一月一次集中督的“三个一”监督模式,以专题调研、听取专项报告、实地督查等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全程监督、跟踪问效。通过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集中视察,全面推进5个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监督形式不断创新。武冈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监督工作向难度突破、向配套发展、向刚性着力,将专题询问与常委会审议发言相结合,将工作评议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将听取审议意见书落实情况与满意度测评、票决相结合,监督实效进一步凸显。按照省市县乡四级同步要求,武冈创新“考试+问卷+暗访+座谈+听取汇报”的形式,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一规定”执法检查,对发现的236个具体问题集中交办,就消除新兴行业领域监管空白等12个方面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经验做法被《人民之友》宣传推介。
代表工作合乎民意。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武冈市成立了18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50个村(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全部完成迭代升级。100多名市人大代表有针对性地参与了履职培训、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履职热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群众的家门口,实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打通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更好地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促进问题解决。2023年10月,由武冈市稠树塘镇苏龙片区联络站代表号召的“九九重阳节”活动,募捐资金近9万元,近300名老人参加聚会,感受幸福关怀。同时,完善代表联系选民的制度,搭建“群众、代表、人大”三方互动平台,使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各联络站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工作,主动走访联系群众,在全市率先推广二维码“码上找代表、代表码上办”“代表道德积分”等做法,收集意见建议345条,办结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