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邵阳召开,防溺水工作形成“邵阳经验”;投入12.69亿元的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过去的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扎实有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市党政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教育组织保障得到新加强。2023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15次研究教育重点工作,市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不断深入,市“四大家”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联点学校调研走访、慰问师生和上思政课,解教育之所难,纾教师之所困。市、县党委教育工委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全市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覆盖。我市坚持大教育工作格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评议制度,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并获教育部好评。
2023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缤纷多彩,“五育并举”形成新局面。我市出台《邵阳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形成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市、县、校“三级”常赛制度,成功筹办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足球等20余项比赛,我市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一金三银一铜好成绩,初中男子组团体总分排名全国第三。我市出台《邵阳市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邵东市被评定为湖南省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市五中等12个学校被评定为湖南省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蓝之旅等7个劳动教育基地被评定为湖南省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我市还开办“宝庆家长学堂”,逾285万人次受益。我市依托《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的市域实践研究》获评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唯一“优秀”等次市州。
2023年,我市探索打造高效课堂,基础教育取得新发展。我市创新开展“沉浸式”教学视导、教师业务能力测试等活动赋能教育质量提升,组织教育管理人员赴高校、外地考察学习,全市形成“大抓质量、狠抓教学”的良好氛围。建立教育重点项目“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考核机制。投入9亿元新建12所公办幼儿园和7所义务教育学校;圆满完成5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完成36所省级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1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开工。“双减”工作经验5次被教育部推介、40余次被省教育厅推介。
2023年,我市出台全市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投入12.69亿元的邵阳工业职院开学招生,是湖南省新批高职院校中招生规模最大、录取分数线最高、入学报到率最高的高职院校。投入1.23亿元的楚怡中职项目即将投入使用,邵阳工业学校、市计算机学校等5校合并组建邵阳工业学校(新),完成21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任务,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我市师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国奖、省奖148个;我市职业学校与华为、三一重工等市内外15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涉及专业67个,为省内外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我市多渠道招聘补充教师2571名,队伍建设拓宽新路径。我市制定下发《邵阳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市教职员工进行了从业资格审查,教书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推行首批“双名”(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促进队伍素质提质升级。累计开展教师培训项目271个,培养教师261497人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普遍提升。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面向乡村教师提供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万余套,落实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教师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2023年,我市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安全防范形成新成效。我市统筹抓好防溺水、防性侵、防自杀和建筑、燃气、食品、交通等安全专项行动,累计检查单位31904家,排查隐患1063处,下发督办函969份。全市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建成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学生溺水事故连续两年保持低位,全省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圆满召开,防学生溺水工作形成“邵阳经验”;深入推进校车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投入130万元建成市级校车管理平台;100%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和从业人员查询制度,从业查询1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