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抢抓“以竹代塑”机遇 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邵阳日报记者 杨吉

邵阳市竹资源丰富,全市竹林面积约168000公顷,立竹5.62亿株,面积和立竹数均居全省第一,如何充分用好这一独特优势资源,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伍丹丹委员提交书面发言,建议抢抓“以竹代塑”机遇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竹产业快速发展,但对标竹产业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伍丹丹在建议中写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竹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市竹资源利用长期处于“卖资源、粗加工”阶段,缺少品牌培育,资源利用率较低。以绥宁为例,南竹竹材年采伐1800万株,仅占可采伐量的35%;竹笋年产量3万吨,占可采笋量的10%。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我市竹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三是成果转化应用程度不高。我市竹制品加工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不足、应用转化较慢,“以竹代塑”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明显不足。

“建议我市尽快出台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以竹代塑’标杆产品、重点企业,在用工、用地、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给予支持。”伍丹丹建议,要强化机制保障,把竹产业明确为全市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富民增收的民生产业来重点打造,重点支持绥宁打造全省年产值百亿元级竹产业发展示范县。支持“以竹代塑”产品开发和应用,支持绥宁县申报国家级“以竹代塑”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此外,她还建议,支持“宝庆竹刻”“绥宁竹品”“绥宁竹笋”“绥宁玉兰片”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以竹代塑”拳头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大力拓展市场渠道,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竹制品内外双循环,加强与国际竹藤组织、省竹产协会“潇湘竹品”平台合作,以邵阳优良的竹制产品占领“以竹代塑”市场的制高点。

与此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支持竹产业重点发展县与相关院校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新成果转化上给予支持,着力提升我市竹产业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竹材采运机械、竹制品智能自动化加工等先进制造装备的研发,提高竹林采伐、运输、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强南竹丰产培育、竹产品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鼓励在全市星级酒店、特色文化主题酒店、餐饮龙头企业、星级民宿等场所推广使用竹制餐具、竹日用品、竹工艺品。加大对‘以竹代塑’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引导公众形成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购买‘以竹代塑’产品的生活习惯。”伍丹丹建议,要加大推广应用,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节能产品采购目录,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使用竹制品。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工程和灌溉管道建设领域在不违背工程招标等政策的前提下,提倡优先使用竹制产品。

--> 2024-02-19 邵阳日报记者 杨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989.html 1 抢抓“以竹代塑”机遇 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