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

邵阳日报记者 杨吉

随着出生率持续下降,社会对托位的需求普遍降低,托育机构实际收托人数不足,托位空置率高。

截至2023年6月,我市拥有托育机构、幼儿园托班和家庭托育点共217家,托位数20011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09个,另有四家托育机构共600个托位在建。

一边是已经会走会跑却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2、3岁“小小孩”无人照料,另一边是托育机构实际入托率偏低。家长和社会需要怎样的普惠托育?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张亚平委员代表九三学社邵阳市委会提交书面发言,为实现我市“幼有所育”建言献策。

九三学社邵阳市委会通过走访调研6家托育机构(市城区5家县城1家)了解到,托育费用在每人1650元/月至2600元/月之间,465个托位实际入托人数只有292人,入托率为62.8%,资源空置率较高。

那为何会导致托位供给不足与托位高空置率并存呢?

“主要在于民营机构运营成本大,并且由于缺乏公办托育机构和针对普惠性托育机构的补贴奖励政策,这些民营机构定价普遍偏高。”委员们表示,此外还有家长育儿理念未转变,对婴幼儿托育接受度不高,以及受场地限制、安全风险、资金来源渠道等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困难多等因素。

托育服务是优化生育政策、实现幼有所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专业化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会日益增长。委员们建议,应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保障托育机构运营的综合责任保险,政府加大对普惠性托育机构的投入,建立托育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切实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和风险。鼓励用人单位与已备案的托育机构进行合作,委托已备案的托育机构为本单位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部分幼儿园兼办托育班,或者利用现有场所将师资转型建立托育机构。创新“医育结合”办托模式,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托。创新“老幼融合”办托模式,建设“一老一小”复合型服务机构。

此外,委员们还建议通过网络新媒体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在医疗卫生机构的产科、儿保科、社区疫苗接种点等婴幼儿出入较多的场所设立托育服务宣传阵地,面对面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打消家长托育顾虑,转变家长育儿观念。同时,组织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活动,推广好的育儿经验和做法,促进托育机构标准化建设。做好托育机构备案工作,健全监管机制,对托育机构和老师都做到“可溯源”“有保证”,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的智能化日常监管。

“建议以托育机构需求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职前人才队伍培养,高职院校也增设相关专业。”委员们建议,还应深化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托育服务人才培训制度。鼓励托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互助,共同培养托育人才。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机构托育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

--> 2024-02-19 邵阳日报记者 杨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985.html 1 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