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愈浓。“春节怎么过”又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不时听到有人慨叹:“过年太累,这哪是过年,分明是过关。”
细问才知,他们说的累,一点不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购物累。进入腊月,便开始置办年货,吃的,穿的,用的,走亲戚的,看朋友的,送朋友的,孝敬老人的,是“一个都不能少”。这样花钱,这样操心费力,能不累么?
二是喝酒累。从农历大年三十喝到正月十五,很多人天天泡在酒里,与亲戚喝,与朋友喝,与同事喝,与战友喝,与同学喝,每场“酒局”下来,都是酩酊大醉。那叫“感情铁,喝出血。”酒醒以后何止是累?
三是串门累。平时大家都忙,没空走动,如今过年了,趁喜庆的气氛,到亲戚家走走,到朋友家看看,到同事家串串门,到同学家密切密切关系。为了把“门”串好,费尽心思,列出长长一串“串门”名单,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串。从腊月二十几一直走到正月十五。一算,还有没走完的。宁可“落一群,也不落一人”,又得抓紧“补课”。不累才怪!
话说回来,谁都想轻轻松松过个年。但要想过年不累,还得改变观念,尝试找一个全新的“过年法”——
一是拜年不“拜钱”,只重情和义。节日期间,无论是至亲好友,还是单位同事,或同学战友,相互间能不串门的可不串门,发个微信,打个视频电话,互致问候,言出由衷即可。要走访的,也不带红包礼金,不提烟酒礼包,个别的捎个果篮表心意,大多数拱手祝贺道真情,真心实意,至纯至诚。
二是应酬少喝酒,身体要保重。节前节后,尽量减少朋友、同事、战友、同学之间相互请吃的形式。有时为了招待个别远道回乡过年的朋友,也宜在自家吃些“家常饭”。喝酒“点到为止”。如此少了迎来送往,少了推杯换盏,胃肠轻松,心脑轻松,人更轻松、自在。
三是购物少而精,省钱又省力。如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平时的生活天天像“过年”。特别是随着电商销售普及以后,手机屏上一点,所购年货都可送上门。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像过去那样“隆重采购”了,力求量入为出,随吃随购,既吃个新鲜,省事省钱又省力,人也自在多了。
总之,这个全新的“过年法”,就是让人们把年过得轻轻松松,开开心心,潇潇洒洒,愉快而又丰富多彩。让大家觉得,过年期间礼物轻了,心意诚了;应酬少了,自在多了;传统重了,文化浓了。无论是单位院落,还是自家门庭,摆几盆鲜花,挂一串灯笼,听不到爆竹轰鸣,看到的是一副副春联抒情怀,一只只灯笼映喜庆,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传统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