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了。
这一年,我刚放寒假时,奶奶就让爷爷打豆腐,并让爷爷向屠夫讨了碗血,用来做“血粑”(猪血丸子)。别看用柴火熏成的血粑黑乎乎的,但吃起来是香喷喷的。与血粑一起熏制的还有板鸭、腊鸡等舌尖上的“年味”。特别是在落雪天,大人们不能外出做工了,于是一家人围坐在灶前“摆龙门阵”。一家人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用橘子皮加上香叶等具有特殊浓香的木料熏腊肉,满屋弥漫着诱人的腊肉香味。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临近年关,小孩子便央求大人们到镇上买几张年画,连带还会买两三副对联或两个大大的“福”字。然后,熬一碗浆糊,便大人小孩一齐动手,贴年画、对联。
除夕夜,家家户户架起锅,烧开油,把红红的米花小心地放进锅。“哗”的一声炸响,米花便瞬间膨胀了数倍。屋外,传来了小孩的欢呼:放烟花啦!大地红、冲天炮、发财树……火树银花,争相竞艳,让除夕夜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正月初一,院子里的人组团拜年。小孩子夹在里面,快活无比。“拜年拜年,糍粑香甜。”“拜年拜年,动步生财,红包拿来。”在邻居家,小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喝茶、抓糖、拿米花,过足年瘾。中午时分,团拜完毕,小孩子又相约到河边看水龙灯竞赛,到街上看耍狮子灯……
正月初二,就要到外婆家去拜年啦!而要给所有的亲戚拜完年,一般要拜到初十左右。过了这几天,又要准备开学啦,年味也逐渐变淡变没了。要想再尝年味,那只得等来年啦!
(指导老师:林日新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