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群众工作极为重要。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要科学掌握为了谁、依靠谁、如何干的三个维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锚定“为了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首先,要掌握群众工作话语主导权,凝聚网络正能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剔除网上杂乱无章、不符合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声音。其次,要一体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再次,要积极提供数字化民生服务,实施“互联网+民生”计划,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重视“依靠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声、一切依靠群众是做好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关键一招。网络舆情中能发现治理的难点,网上留言中能看到治理的盲点,网民建议中更能找到治理优化的起点。衡量群众工作成效要始终把干部置于群众监督的“火眼金睛”里。一方面,要学会借力互联网,通过网线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连接“草野”,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成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新渠道。另一方面,要推进“互联网+监督”计划,打造“互联网+信访”平台,设立网上举报、领导信箱、我为党风政风建言、网上评议等,鼓励群众对身边的不正之风、贪腐行为等曝光,确保监督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健全“如何干”。“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尊重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初心。首先,要让“金点子”成为“金钥匙”。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要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网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到群众留言、干部留心。要有“来”有“去”,把从群众中汇聚的民意、民智,升华、提炼并返回群众工作中,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其次,把信访诉求“老大难”变成“不再难”。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信访诉求问题,是厚植为民情怀、做实群众工作的必答题。要畅通群众反映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做到网上发现问题与网下解决问题相结合、网上问政和自身工作相结合,做到群众线上“点单”、服务线下“交账”,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再次,要以“小切口”惠泽“大民生”。“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网络是虚拟的,但人和事是真实的。“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善于通过网络发现问题,有情怀、有担当、有温度精准把握民心民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办好每一件“民生小事”。
(作者单位:北塔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