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们欢呼雀跃的事情,就是上劳动课了。
我们班的劳动课在星期四,我们称这一天为“疯狂星期四”。因为每一次劳动任务都会让我们“疯狂”。我们曾在杂草堆里测量劳动基地的面积,看到沾满苍耳的彼此哈哈大笑,也因为计算方法争得面红耳赤;曾在林间清除缠绕树木的藤蔓,毫不在乎满身的泥,拿着最长的藤蔓无比欢乐地跳长绳;曾在荒地除麻时,比谁拔出的麻根最长;曾收集南瓜做南瓜饼,“凹”出造型无数……
又盼来了一个星期四,盼来了劳动课。窗外阳光正好。风如同顽皮的孩子从窗户窄小的缝隙中钻入,撩拨着我们的心弦。“今天的劳动课,我们包饺子!”老师宣布。“耶——耶!”虽然早就知道,老师宣布的时候我们还是抑制不住兴奋,狂呼的声音响彻校园。
我们需要在45分钟内分工合作,尽可能多地包出饺子。几个同学被派去食堂,他们人美嘴甜,需要去食堂阿姨处争取资源——肉和作料。三个汉子生火烧火,两个同学负责洗大锅,四名锯子手负责提供柴火,剩下的择菜、洗菜、打馅、和馅、包饺子……我准备在包饺子时大显身手。
老师用绞肉机很快就帮我们打好了馅。被我们簇拥为炊事班长的明同学开始添油加醋。只见他稳稳地倒入油,加入盐,淋生抽,撒胡椒粉,一顿操作如行云流水!好了,开始包了!即使是曾跟着妈妈学过包饺子的我,眼下我包的饺子的样子还是一言难尽。不一会儿,已经洗了两次锅的佳豪同志大喊:“包好了没有?锅要冒烟呐!”“你怎么那么快就烧好火了?起锅那么快,我们才包了20多个,还早啊!”心急且干活利索的同学,马上就把火灭了。“灭了干嘛呀?把锅里放上水不就行了吗?”“哦,也对哦……”
时间欢快地流淌。突然一阵风扫过,苦楝树的叶子簌簌地洒落,翩翩如黄蝶,惹得树下包饺子的我们尖叫一片,不约而同地弓腰护饺子。烧着水的锅根本来不及盖盖,叶子就到了沸腾的水里。老师说:“那一幕真美啊,太有意境,可惜没拍下,你们一定要用文字描绘下来!”“可是,重点在饺子啊,能吃吗?”我们连忙问。“哈哈哈,没事的,拿出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人说。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下课的音乐铃响起。我们飞出教室,飞去食堂拿碗筷,又转身奔向劳动基地的灶台。班主任为我们掌勺第一锅。
“好吃吗?”
“好吃!好吃!胡萝卜、猪肉馅的最好吃!”
“哪里?芹菜肉馅的才好吃!”
“还有莲藕馅的!”
“哈哈哈,我掌勺的,你们自己包的,能不好吃吗?”
灶台里火苗呼呼地跳动。大锅里白花花的饺子在一团热气中翻滚。
我们煮最后一锅的时候,天色渐渐昏暗了,火焰显得格外亮眼。“没有你的冬天,我会一直唱着唱着……”不知是谁唱起了歌,我们大家都跟着唱。唱了一段后,我们就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就这样蹲在大树下,吃着饺子,望着天空。那时,我清楚地记得,在天空东北方向有一颗很亮的星星。
(指导老师:陈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