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书与人

图书馆礼赞

刘绍雄

那天,出了地铁口,遥见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其宝蓝色屋顶下,像是搁着一册巨大的书本。浅乳色层岩墙体似历史的册页,似乎可以让人随意翻动。这就是坐落于中关村南大街33号的国家图书馆。

沿着汉白玉石阶进入南区馆内。进门,先过安检。食物、水不得带入,只好转身去寄存。进入门内,只见大厅墙上展示着新书信息,以及国图讲坛和中国典籍文化讲座实况照片。这里每年举行文化讲座达二百多场,众多的热心听众参与听课,以增长知识,开启智慧之门。我在大厅操作自助办证机,投入身份证和百元卡费,很快就有一张读者卡从机器出口吐了出来,极为方便、快捷。

持卡乘电梯去顶层书报阅览室。一眼瞥见中庭的阅览大厅,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方形漏斗,上下三层,每层厅内坐满静静读书的男女读者。这里如同一座巨型中式庭院,既古色古香,又极具现代感和未来感。室内光洁明亮,采光极好。阳光穿过半透明膜状结构穹顶,轻飘飘地浮游在空中,悄悄落在橙黄色书桌和地板上,耀眼夺目。据说穹顶具有过滤紫外线功能,置身阳光下,全无被晒伤之虞。

刷卡之后,轻轻地踩着柔软、洁净的厚地毯进入阅览室内,映入眼帘的是两两相对的阅读桌椅和报架、刊架。阅读桌子的桌面有坡度,以利于看书。一排排刊架和报架占据很大的空间。这里有着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静,二是净。室内窗明几亮、处处一尘不染,连所有的标称铭牌都被擦拭得锃亮闪光。看书报的人不少,桌椅上几乎坐满读者,却不闻声响,偶尔有翻报、翻书的沙沙之声,如阵阵微风轻轻拂过。

我喜欢在书架夹道的空间里来回踱步,这让我感觉像是来到了广袤的原野。田地上分门别类栽种着的庄稼井然有序:这边是大豆高粱,那边是红薯玉米;这边是绿莹莹的藤蔓植物,那边挂满累累的瓜果。似乎所有的书籍都规规矩矩地排列成行,终于等到了我,接受我对它们的检阅。好想与近在咫尺的书们说说话。可书一直沉默着,一言不发。直到打开它,阅读它,发现原来它就是我的知音,我与它已然默契,是相见恨晚的好朋友。

图书馆将优秀的人类历史文化,系统地保存下来。它有助于后人在吸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创造,推动历史前进,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图书馆安静恬适的氛围让人的心胸顿时清静下来,静如止水、澄沏如镜。只因为沉静,面对书籍就开始与灵魂对话。触摸着散发油墨香味的书页,心胸刹那间豁达起来,思想的明窗蓦地打开,外面的世界怎样、身前身后名怎样,一切皆与我无关,此刻只专注于阅读。直面书籍,我成为蓬勃向上的绿色植株,在书籍中吸收营养水分,在书本的“圣光”照耀下默默地进行光合作用。

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我感觉自己仅是一粒芥子、一屑微尘,何等渺小,而自己所学所知又是如此浅薄、简陋。

接近中午,我从书报阅览室下到右侧一楼开放式借阅书库。我在文学类书架上挑了四本书,便去办理借书手续。这才发现,借书只能在自助借还书系统上完成。扫描读者卡,输入密码,接着一次性扫描所借的四本书,很快就办完借书手续,完全不需要管理人员介入,真是高效、便捷极了。

从此,我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常客,几天不来图书馆,仿佛就有“面目可憎”之感。

(刘绍雄,武冈人,湖南省作协会员)

--> 2024-01-31 刘绍雄 书与人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486.html 1 图书馆礼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