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走好“双拥路” 赓续鱼水情

——我市2023年双拥工作回眸

邵阳日报记者 王秀丽 通讯员 黄永益

1月2日至5日,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示范考评验收第二组深入我市多地考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考评组充分肯定我市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示范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我市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遍布全境。我市也是兵源大市、驻军大市,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深植其中。2006年以来,我市连续4届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2016年、2020年,我市连续两届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3年是我市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我市全面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服务保障有力 丰富双拥内涵

我市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主动为驻邵部队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克服种种困难,及时拨付财政资金保障部队建设、民兵训练以及征兵工作,提供土地保障部队训练场和人防疏散基地建设,有力服务保障部队战备训练。

“解放军叔叔,你们离开家乡,保卫我们的祖国,保卫我们的安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檀江中心完小学生康艺琳在写给解放军的信中,充分表达自己对军人的尊崇之情。这也是我市拓展双拥内涵的生动实践。

去年,我市认真落实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学校,动员未成年学生通过写慰问信、绘手工画、编写歌曲、录制视频、制作贺年卡等形式,及时把问候和温暖传递给戍守在祖国西藏阿里地区的边疆部队官兵。

为进一步丰富双拥内涵,增强广大群众对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认识和了解,我市还广泛开展“双拥集中宣传月”、军地青年联谊会、“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送戏下乡等活动。

落实法规政策 提升服务水平

“真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持本人的退役军人优待证不仅能到市里所有A级以上景点免费游玩,还能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府的优待政策越来越好,让我们倍感温暖。”谈起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地见效,我市不少退役军人表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

坚持优先、优待退役军人。我市及时完善落实各项法规政策,下发《邵阳市关于实行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游园优待的通知》《邵阳市关于实行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优待的通知》等文件,在交通、旅游等领域优待退役军人。

着力解决军人“三后”(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根据修订完善的《邵阳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安置驻邵部队随军家属数名。为保障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根据《邵阳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依据监护人意愿,我市帮助安排90余名现役军人子女就近到市、县重点中小学就读。

打造双拥阵地 营造浓厚氛围

走进市未成年人双拥(国防)主题教育馆,记者看到,火箭、轮式步战车等模型整齐摆放。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国防知识,还能在仿真步枪激光模拟体验等活动中增强爱国拥军观念。

去年,我市结合实际,精心打造双拥宣教阵地。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打造的市未成年人双拥(国防)主题教育馆,作为我市示范性双拥宣传教育阵地,进一步营造了浓厚双拥氛围,夯实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基础。

为形成人人关心双拥、支持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我市在邵阳火车站新站房专门设置军人候车与双拥国防宣教于一体的“军人候车室”,在市主要交通要道、广场公园、大型露天场所开设双拥宣传专栏、国防教育宣传墙(栏)。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双拥宣传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五进”活动,双拥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倾情拥政爱民 军民鱼水情深

农忙时节帮助困难农户进行抢收,组织开展送药下乡、义诊、无偿献血,扎实推进“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选派优秀官兵担任中小学校学生军训教官和校外辅导员……驻邵各部队充分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积极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

“大哥,别担心,您的儿子一定会平安无事的。”2023年7月9日,在医院病房外,战士刘士成细心安慰一男子。此前,该男子到武警邵阳支队营区门口求助称,其小孩罹患白血病,急需输入血小板,而医院符合需求的A型血小板告急,生命危在旦夕。武警邵阳支队警勤中队迅速组织官兵排查血型,找到5名符合献血条件的官兵,赶到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随后,官兵们还陪着求助男子前往医院。

军民鱼水情,双拥共发展。2023年,武警邵阳支队常态化参与地方安保维稳和看押、看守任务,参与上百起武装押解和城市武装巡逻勤务。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开展熟悉实战演练上千次,营救被困人员上百人。

--> 2024-01-31 邵阳日报记者 王秀丽 通讯员 黄永益 ——我市2023年双拥工作回眸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478.html 1 走好“双拥路” 赓续鱼水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