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洞口大湾省级森林公园美如画。坐落于县城郊区的大湾森林康养体验中心,和位于石仁景区里的五龙山康养中心,向游客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秉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根据洞口县“三区一中心”发展战略和“创文创卫创森”工作部署,大力组织实施“个十百千万”林业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同时,大力推进以“一园两中心”(即:大湾省级森林公园、大湾森林康养体验中心和五龙山康养中心)为核心内容的县城生态“后花园”建设,展现出一幅“高颜值”、绿色“满崇岭”的美丽画卷。
生态优先 秀美林场
近5年来,大湾国有林场通过营造“四红”树种、油茶林,封山育林,抚育森林,提质改造景观林,扩面提质抓“增绿”。该场与省植物园合作,启动了“黑老虎”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建设科研基地,选育“黑老虎”121个家系。建成了“五大基地”“四大工程”,实施了长防林、雪峰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绿色廊道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林业重点项目,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
该场推深做实林长制,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压实责任抓“管绿”。相继建立了林权证书、山场林相和面积蓄积等“一张图”数据库和林地评估监测、保护利用网络平台,启动了“智慧林场”信息管理系统、林长制巡护系统。该场落实林长制“规定动作”不打折扣,“特色动作”推陈出新,制订了“树立1个县级林长制工作样板、打造2个林长制示范工区、建设3片巡林示范点、表彰4个模范工区林长和护林员”的目标激励机制。
该场连续20年森林火警火灾“零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99.5%。
力推项目 创优品牌
大湾国有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大湾省级森林公园,积极推行“森林+旅游”“森林+医养”模式。
该场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扩建、硬化森林公园景区道路,修建高标准游步道等,大力推进“一园两中心”建设,不断创优生态旅游品牌。2023年9月,该场在洞口县五个国有林场中,首个运营大湾省级森林公园公众号,关注林业新时事、新动态,展示林场、森林公园的美丽风景等,并着重推介林长制、森林防灭火等日常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工作亮点、经验做法、特色成果。
无论哪个季节,只要游客一进入大湾省级森林公园,就会为其丰富的植被惊叹,被其优美风景折服。独特的公园地貌,雄奇巍峨的十里危岩,蔚为壮观的羊桥等,各类石质景观傲然屹立,各具风采。公园内水清如镜,点缀在丛林深处,银光闪闪,山林倒立,相映成趣。公园内还蕴藏着古朴的民族风情,浑厚的民间文化。有国家级“非遗”——棕包脑舞蹈,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傅氏雕刻”,还有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湘黔古道等。该场通过社会筹资,建设的“傅氏雕刻”民俗非遗博物馆、展览馆已经初具规模。
2个森林康养中心,安卧在森林公园里,它们就像是两颗绿色的明珠,亮眼夺目,是山水寄情又舒缓身心的好地方。
在五龙山康养中心,由近及远望去,满眼古树名木、天然次生林、奇峰怪石、溪流瀑布。游客如果沿着步道登山赏景累了,可以来到康养中心,体验食疗馆、养生馆、瑜伽馆等;也可以到傅氏雕刻文化展览馆,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整合资源 打造精品
大湾国有林场推行的“森林+旅游”“森林+医养”模式,已经逐步把林场建设成为集科普、观光、休闲、文化、健身、游赏于一体的社会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名片效应已经逐渐显现。
踔厉奋发启新程。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发展,大湾国有林场有了新的蓝图。他们不仅要打造洞口县城郊“后花园”,还要将“一园两中心”打造成为西部生态旅游圈、大湘西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他们注意到,与大湾森林康养体验中心仅一墙之隔,就是处于“静置”状态的射击基地,有射击场、篮球场等专业体育设施和配套管理设施。他们想到,可以与文体部门融合,整合资源,完善森林康养娱乐配套设施,建成我市第一家体育康养公园,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大湾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森林公园管理处处长)付斌说:“体育康养公园如能建成,将成为县域经济创新性发展的亮点和热点。这不但能满足人民群众‘足不出县城’就能健身、康养、休闲、旅游的需求,还可与邻近的古楼生态旅游区、大湾省级森林公园岩龙江片区组成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成‘半小时生态旅游圈’,增强洞口县旅游经济的内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