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8日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夏刊

邵阳日报记者 易 鑫 通讯员 朱俊全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创新链,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是科技部门的职责和使命。”1月17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夏刊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在认真学习了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夏刊表示,市科技局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管理部门,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好有关会议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回眸2023年,我市科技创新好戏连台。市本级、双清区、武冈市入围2023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推荐名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12%;规工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8.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74.5%,达3407家,排名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3年平均净增100家以上;认定3批“宝庆人才卡”高层次人才1031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55亿元。科技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力显著增强。

展望2024年,探索科技创新发展无限可能。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机构改革、技术攻关、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持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宏观统筹。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省地对接、省市联动、部门协同、军民融合,加快构建形成高效协同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提升我市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学制定市科技局“三定”方案,优化内设机构,明确职能职责,确保机构改革稳妥有序、支撑有力、高效运行。

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邵阳模式”,聚焦“3×3”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项目,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邵虹公司列入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以“政产学研金”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力争有效发明专利净增300件以上。

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牵引,培育壮大地方科技力量。构建“技术平台+中试孵化载体+科技园区”平台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0个以上。加快融入省“4+4科创工程”,建成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邵阳区域分中心。积极培育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以育强创新主体为重点,科技型企业“攀高”“提质”。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领军企业“四类主体”,支撑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努力落实高新技术倍增计划激励措施,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完成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00家以上。加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发挥“四方联动”机制优势,知识价值信用贷备案金额稳定在8亿元。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为关键,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配合做好“宝庆人才卡”人才评定和政策待遇落实工作,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各类人才项目10个以上。深化“大院大校大企”合作的同时,推进“北创营”邵阳基地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双招双引。落实好《打造“三个高地”促进邵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16项改革任务完成。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夏刊说,市科技部门将坚持创新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紧联系我市发展实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全新动能。

--> 2024-01-28 邵阳日报记者 易 鑫 通讯员 朱俊全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夏刊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337.html 1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