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人微醺。记者置身于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竹市镇大湖洲,闭眼呼吸,吸进去满腔温暖的阳光,富氧的空气。睁开双眼,目之所及,尽是诗情画意。
洲滩上,草甸匍匐,酝酿新生;名木成林,鸟群叽喳,飞来跃去。树林里,几只白鹭腾空而起,在平溪江面绕飞一圈后,又隐入树林草甸。江水抚摸洲滩,为垂柳轻轻梳洗。数十只水鸟三五成群,分布各处慢悠悠游弋。这些调皮的小精灵时而没入江水,时而展翅低飞,细腿在江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远处江面上,两名保洁员正摇着一叶扁舟,时而停下,用长杆工具捞着为数不多的漂浮垃圾。
大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申伍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今年60岁的“独掌”保洁员罗定华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罗定华靠打鱼为生。在利益驱使下,他利用自制“土炸弹”炸鱼。然而,一次炸鱼事故让他失去了右手掌,从此赋闲在家,意志消沉。
2017年,洞口县开始实行河长制。在大湖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帮扶开导下,罗定华重新面对生活,主动报名应聘村河道保洁员。此后,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每天一大早,人们就会看到罗定华忙碌的身影:清理江面江岸的垃圾。一遇到乱扔垃圾的钓者和游客,他就会不厌其烦地劝导。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保护母亲河”被写入大湖村的村规民约。2019年,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护河员”。
罗申伍说,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在该村境内共有5个洲头,占地约6.7公顷,河道7.8公里。近年来,村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除罗定华外,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加入湿地保护的队伍。村民们纷纷主动栽种绿植,互相监督,共同抵制破坏湿地行为。候鸟迁徙高峰期时,不少鸟类来到村民家“做客”。有村民专门制作了开放式鸟笼,小朋友们特意给这些“客人”留了美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经常在该村发生。
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付凯介绍,湿地公园东西全长43.8公里,江水流经5个镇(街道)31个村(社区)。自2018年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成立以来,他们常态化开展巡查管护工作,并创新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保护湿地、珍爱生态的浓厚氛围。类似大湖洲的故事,在该湿地公园还有很多,沿江群众的幸福感和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