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

老舍说相声

卜庆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为中国文坛上人尽皆知的一代文豪。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剧本《茶馆》等。

老舍先生群众观念很强,其文学功力折服国人,他还会说相声,其出色的相声表演让人捧腹。在相声艺术上,老舍先生同样有自己的追求,先后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相声剧本《中秋月饼》《樱花会议》《卢沟桥》《台儿庄之役》等,还先后改编了传统相声《铃铛谱》《报菜名》《对对子》《地理图》。三十岁之前,老舍先生已经是名享京城的“笑王”了。抗战期间,每每联谊会、联欢晚会,老舍先生的相声节目几乎成了热点,好几次都作为晚会的压轴演出节目。

早在伦敦讲学期间,老舍曾在友人的家中,表演过相声《黄鹤楼》《大保镖》等,令友人大笑不止,受到大家的啧啧称赞。老舍先生的相声艺术,扎根在广泛的群众生活之中。

老舍先生还与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联袂说过相声。这在当时的文艺界,称得上一场场隆重的欢乐盛宴。

1940年,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款劳军晚会,多才多艺的老舍先生自告奋勇,说一段对口相声,他选中梁实秋做搭档。二人竟兴致勃勃地说了两天相声,第一天老舍逗哏,梁实秋捧哏。第二天老舍捧哏,梁实秋逗哏。二人说的是传统相声《洪洋洞》和《一家六口》。第一天演出,老舍因太入戏,竟敲掉了梁实秋的眼镜。这一段对口相声,老舍先生拿折扇,要狠敲梁实秋的头部。梁实秋事先坚决要求,敲的时候只能比划一下,而不能真打,老舍先生欣然同意了。

到了演出那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两位温文尔雅的文学大师,一前一后走到台前,木塑般绷着脸,肃静片刻。观众见他们立如泥塑,便纷纷开始大笑。一阵阵笑声中,两人开始了表演。表演到老舍先生用折扇敲打梁实秋的时候,由于老舍先生表演太投入,抡起折扇狠狠向梁实秋打过去。梁实秋看老舍来者不善,往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了梁实秋的眼镜。梁实秋迅速伸出手来,正好将飞落的眼镜稳稳接住,梁实秋没缓过神来,呆呆地保持着那种吃惊的姿态,台下连连叫好,喝彩不绝,观众们还以为这是精心设计好的动作细节,大声呼道:“再来一次!”两位文学家的表演,也因此成为了曲艺界的趣事。

又一年秋天,老舍和梁实秋又合说过一段相声,那一次是国文戏剧专科学校校庆。校长余上沅先生邀了不少文化名人,校庆会上大家各献节目,有人就提议老舍和梁实秋登台表演相声。这次他俩临场即兴表演,各从怀里抽出一把旧扇子来,摇摇摆摆上得台去。台上,二人用扇子你敲敲我,我戳戳你,一口地道的北京腔。两大文人学者尽显功力,信手拈来即是笑料,全场笑声鼎沸,演出又一次取得成功。

老舍先生也搭档过专业相声演员,在重庆举办的一次文艺界同仁联谊会,老舍先生又一次被临时推举献艺。这次同台表演的,是当时天津知名相声演员欧少久。欧少久12岁进广德楼斌庆班学习京剧,后在天津拜李寿增为师学相声,曾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作相声表演。两人事先并无准备,没有现成的表演剧本,老舍全由自己广博的学问与智慧撑起了这场演出。他们合作的相声是《对春联》,由欧少久出对子,老舍先生现场作对,并负责抖包袱,配合精彩的动作表演,他们这段精彩演出第二天被重庆各大报纸争相报道。

除相声外,老舍先生还曾在武汉,与著名滑稽大鼓演员山药蛋(富少舫)一起演双簧。老舍先生把脸涂白,将头发梳成“朝天锥”,衣领塞起来,一场节目下来亦是人人称好。

老舍先生在文坛上卓有成就,他天生对幽默敏感,对艺术倾注心血,在舞台表演上也花枝绽放,尽显功力。

--> 2024-01-26 卜庆萍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272.html 1 老舍说相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