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压实“米袋子” 拎稳“菜篮子”

——2023年全市“三农”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邵阳日报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刘 晟

2023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怎样?秋粮收获情况如何?农民增收形势怎样……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2.94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128元,同比增长7.8%,增速排全省第一。

全年粮食获得丰收。2023年,我市全面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邵阳市2023年粮食油菜生产奖补办法》,全面推行“四级”办点示范。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9.92万公顷,超省定任务700公顷,粮食总产336.1万吨,超省定任务9.1万吨,较上年增长2%,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二。完成早稻面积10.96万公顷,总产70.94万吨。实施粮食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全市早稻单产亩均431.34公斤,比2022年亩产提高8.75公斤。完成大豆播种面积1.86万公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面积1.22万公顷;夏收油菜面积11.68万公顷,总产19.2万吨;秋冬播油菜面积12.09万公顷,超省定任务1433.3公顷。

“菜篮子”品种供应充足。我市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菜篮子”工程首要任务,印发《邵阳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设立产能调控基地1357家,预计年末存栏生猪46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3万头,全年出栏生猪700万头、猪肉产量51.5万吨。持续开展“惠农担—生猪贷”业务,强化生猪调运和产地检疫监管,2023年新创建2家国家级和9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0家、省级59家。蔬菜种植面积16.34万公顷、预计总产342.8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62万吨,均有增长。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已有642家企业1161个产品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追溯网点。培育“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15个,其中绿色食品296个、有机食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2023年,全市通过一般公共财政投入和整合其他财政资金的方式,投入资金3.85亿元,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如期保质完成,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超过45%。2023年项目快速推进,落实建设面积2.502万公顷,截至12月底,项目总体进度68%、工程款拨付进度40%,均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面积达到28.71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2.7%。

特色产业发展强劲。出台《邵阳市推进农业产业“七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油茶提质、水果补链、药材增效、奶业扩能、茶叶复兴、以竹代塑、烟叶双增“七大工程”。全市油茶全产业链产值53.45亿元、水果全产业链产值184.91亿元、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268.9亿元、奶业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茶叶(含类茶)全产业链产值101亿元、南竹全产业链产值63.33亿元。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993.75亿元、增长7.03%。

农村居住环境改善。我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制定出台《关于落实“五千工程”建设“和美湘村”的实施方案》;落实重点任务,开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七大专项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2023年,全市共创建省级和美湘村示范村4个、市级和美湘村示范村30个、县级和美湘村示范村179个、和美屋场200个、和美庭院示范户3000户。目前,全市现有省级特色精品乡村1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4个。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市3450个村(含涉农社区)村实现村经营性收入57474.97万元,村平均达16.65万元、村平均增长19.78%。

--> 2024-01-24 邵阳日报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刘 晟 ——2023年全市“三农”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8144.html 1 压实“米袋子” 拎稳“菜篮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