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寒假的第一要务。寒假到来,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有关科室的负责同志,为广大学生整理了一份寒假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学生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寒假。
做好居家照管 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由于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弱、应急避险能力不强,寒假期间,家长(或监护人)要特别注意幼儿的照管,确保幼儿的安全。
保证身体健康。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家长要引导幼儿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确保孩子饮食安全健康,杜绝暴饮暴食,同时引导孩子适当锻炼身体,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效防范意外。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动向,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室内、车内等封闭空间,不让幼儿在无成年人陪伴的情况下单独活动。同时,要做好家庭阳台、飘窗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幼儿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寒假,特别是春节期间,家长要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幼儿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此外,教育幼儿不逗猫、狗等动物,预防意外抓伤。
提升避险能力。寒假期间,家长要教育幼儿不让其他人看、触摸、拍摄自己的隐私部位,不透露个人隐私信息,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物等物品。家长应让幼儿熟知自己的姓名、园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教会幼儿遇到意外时能够清楚地表达求助意愿。
增强安全意识 做好自我保护
中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但由于易冲动、从众心强的特点,仍然需要特别注意寒假期间的健康与安全。
寒假里,中小学生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注意防范传染病,不吃“三无”食品,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居家期间,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安全使用家用电器,不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冬季炭火取暖要注意通风换气,要保持烟道畅通不漏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遵守烟花爆竹燃放规定,不在小区内的草坪上、燃气管道旁、高压线下、汽车旁、工棚附近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报警及灭火知识。
寒假期间,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外出旅游、开展体育运动等。外出时,要征得家长同意,主动告诉家长自己的去向、内容、同伴和返回时间。外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交通秩序,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坐电动车要戴好头盔。要根据天气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选择安全运动项目,不私自下水游泳,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呼喊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求助,不得盲目施救。
寒假期间,中小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遇到困难和问题多与老师、家长、同学沟通交流,寻求帮助。不沉迷网络游戏、直播,不玩带有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做好假期规划 远离非法活动
大学生虽然已基本成年,但由于涉世经验不足,寒假期间,大学生仍然需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
寒假离校时,大学生要做好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关闭宿舍水源、电源,不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彻底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返乡及外出时,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保存好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和个人财物,不携带大量现金。假期兼职要选择正规渠道,切勿盲信网络刷单,谨防传销、邪教等非法组织诱骗。
寒假里,要做好假期规划,养成健康规律的日常作息,远离网贷,警惕各类电信网络诈骗,不点击未知链接,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遇到转账汇款要多核实,发现有问题及时报警。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对不熟悉的网络游戏、直播、QQ群、微信群、贴吧等不接触不参与,理性表达观点,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总之,不论是幼儿、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要时刻保持一颗安全的心,提高安全意识,落实防范举措,才能更好地享受美好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