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它需要思考和探索。
作为一个写作者,需要对外界环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现实的需求融合在一起,最终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贺绍俊老师在给我的散文集《清风在上》写的推荐语中说:“谢永华的散文所记述的多是凡人小事,但从她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一颗向善之心……”具体而言,我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察力,还需要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将心灵深处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情感是最贴近人心的东西,同时也是最难以表达的。要通过具有故事性的情节,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暂时舍弃现实,置身于故事当中,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在情感表达中,要避免用空泛的词句来定义自己的情感,而是要用具体的事例,来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创作时,需要把握好语言的准确性。要用生动有力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和事件,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但我更喜欢挑战未知,因为它总是能带给我某种神秘感。因此,我写东西从来都是边写边想。在我看来,如果事先构思完整,那对我就没有什么诱惑力了。
总之,写作是一门永远也写不完美的艺术,它需要不断地修正、调整和完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只有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才能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观赏性。我觉得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静、耐心和专注,尽最大的努力去捕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佳作。
我以前在四川理塘生活三年多,不但和市场里经营铺面的老乡们关系好,还和市场大门口做生意的藏族群众很熟悉。他们当天没有卖完的特产,就会用麻布袋子装好,寄放在我家店铺里。每到晚上,我家店铺就成了一个综合仓库,里面不但有散发着清香的苹果,还有价格昂贵的虫草和毛织品。他们对我十分信任,我也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综合仓库,不但装着水果和虫草,还装着藏汉人民纯真的友谊。我即将出版的描写高原生活的散文集《理塘纪事》,就是我在理塘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每每看到高原风光,看到美丽的格桑花,看到蓝天上振翅飞翔的雄鹰,我就会想到理塘,想起康南综合市场,想起藏族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我深知文学之路是极其孤独的。但我在文学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它让我的生命充满了希望。有人说,人生不是这样便是那样,总之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不管怎样,我都将在文学之路上走下去。
(谢永华,邵东人,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