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米航 郭晓波) 近日,今年69岁的谢女士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伴有畏寒及咳嗽咳痰,感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明显减退,自行在家口服相关药物3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到院时,谢女士体温为38.5℃,血常规白细胞12.7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3%,CRP152.6mg/L,结果提示感染严重;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肺部CT提示双肺炎症;予以口服“布洛芬”退热处理后入住该院内一科。
管床医生详细询问谢女士病史、查体,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其为“大叶性肺炎”,完善相关抽血检查后考虑患者合并有I型呼吸衰竭、心肌损伤,且炎症反应严重。接受抗感染、清热解毒、护心、维持水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入院第3日患者仍反复发热,最高体温达39.9℃,且退热效果欠佳。复查显示,患者白细胞12.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5%,CRP174.9mg/L;复查CT提示肺部感染灶较前增多。考虑患者感染控制欠佳,该科主任肖祥华评估病情后,立即予以调整抗生素及治疗方案。第4日患者热峰开始下降;第6日无发热,全身乏力及肌肉酸痛好转,食欲明显改善;第8日复查肺部CT示感染灶及胸腔积液较前吸收;后续通过积极治疗,患者顺利出院。
肖祥华介绍,“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当受寒、醉酒、疲劳和麻醉等原因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易致细菌侵入肺泡而发病,起病多急骤,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可发展为机化性肺炎、肺脓肿、败血症等,预后欠佳。肖祥华提醒市民,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