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高价值发明拥有量增速排全省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及专利转让许可量排同类地区第一;投入500万元作为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较2019年增长5.6倍……
对于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来说,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自2019年我市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实行统一管理以来,经过5年砥砺奋斗,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提升,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引导创造产出,实现量质齐升
2023年底,一场知识产权座谈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产业园区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转化运用建言献策。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通过回顾、梳理、分析、总结、讨论,加深了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也进一步明确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像这样的座谈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年要组织十几场。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该局选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我市六大主导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同时,邀请专家指导企业开展专利预警、专利导航等。在专家的“把脉问诊”下,湖南邵虹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液晶基板玻璃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良品率已稳定至80%,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此外,该局优选30家重点企业,邀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和省优质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支撑,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布局;通过“百企优培”精准服务,指导湘中制药等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并围绕核心专利进行保护布局;开展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知识产权“百企优培”专场、省知识产权大篷车巡讲(邵阳站)等20余场培训,累计参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
加强品牌建设,做好特色文章
2023年6月,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广东东莞召开。展会期间,我市湘中制药、美芝味食品、龙回一都茶业3家企业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进一步增强“邵阳红”品牌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是我国商标界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品牌盛会,也是商标品牌宣传展示的最佳平台。2023年,我市着力构建以“邵阳红”品牌为龙头、“一县一特”品牌为支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不断加大商标培育、注册、运用和保护力度,优化企业商标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完善商标使用、许可、风险防范等管理制度。过去一年,我市地理标志使用率从41.94%提升至70.97%,“邵阳茶油”获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授牌。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广“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升品牌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我市举办了2023中国·崀山第九届脐橙文化旅游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工程专家单杨创新团队签订协议;举办第三届雪峰蜜橘文化旅游节,推出“感恩1973”雪峰蜜橘高端新品;举办首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突破128亿元,进一步打响“南国药都”品牌。
深化创造运用,提升转化效益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如果说创造是知识产权的源头,那么应用则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市多措并举出实招。
质押融资促变现。我市提供“保姆式”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全市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86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2960万元,增幅为100.4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达49275万元,实现连续三年翻番。
专利转化促共赢。我市全力实施邵阳学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邵阳经开区、新邵经开区等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向上争取资金330万元,推动高校、科研组织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化实施,并举办了3次全市专利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联合邵阳学院博士团队开展专利培育及转化专题培训进基层活动11次,走访企业136户。邵阳学院把“一种用于提纯增白无水石膏的煅烧设备及生产工艺”发明专利许可给金拓科技实施,金拓科技将其应用于生产后,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
示范带动促发展。邵东市、大祥区通过省级知识产权建设强区复核,邵阳学院获批“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有效加快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2023年,我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8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示范企业4家、优势企业24家。
奋楫笃行,踵事增华。我市正在奋力书写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答卷,一步步推进,一步步落实,努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代表作”,奔赴一场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