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作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为民办实事,对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员干部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树立良好形象。
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要加强学习。学习不仅是对具体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经常清理、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作风有无问题,把认知的尺度校正,把自己的镜子擦亮。工作标准低了,是非界限模糊了,党性原则削弱了,怎能干得好工作?怎能判断事物的优劣?更谈不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就要把学习过程转化成反思的过程,变成纯洁思想道德的过程,变成校正人生坐标的过程。
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要善待批评。批评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目的是把病治好,有病不治,讳疾忌医,病就会加重。有缺点错误,护短怕批评,小缺点就会发展成大错误。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特别是受到批评后,个别人还对批评者耿耿于怀。毛泽东同志说过,“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因此,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待群众批评。善待群众批评,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做到听取意见不怕“刺”,触及思想不怕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善待群众批评,要有闻过即改的行动。对群众正确的批评,要知错即改,见诸行动,决不能言行不一。对不正确的批评,要触类旁通,“闻者足戒”。防止用共性问题掩盖自身问题,用表面问题代替深层次问题,从世界观深入挖根源、找教训、论危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要多干实事。能不能办实事,是对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的实际检验,也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检验。有的同志讲成绩一套又一套,常常把“做过的工作”当成“做好的工作”,把“刚布置的工作”讲成“莺歌燕舞”“欣欣向荣”,把“计划”说成“成果”,这种作风严重违背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敏感问题的多发期,面对出现的困难和矛盾,领导干部不能回避,不能采取熟视无睹的官僚主义态度。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革命事业心的问题。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作风干工作,以什么样的形象影响群众,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新崭的姿态和更高的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