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唐雯 郭晓波) 近日,76岁的王先生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其送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四科寻求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显示王先生为脑实质多发性陈旧性脑梗死,基底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局部狭窄。在询问病史时,医生得知王先生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脑血管狭窄。该科主任邓焱坤立即予以完善全脑血管静脉造影,造影结论是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狭窄约75%。
邓焱坤随即与王先生家属沟通,并告知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患者通常会出现偏瘫、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凝视障碍等并发症,且该疾病进展快,严重者发生脑疝导致死亡。患者家属考虑到王先生年纪较大,要求保守治疗。随后,医生根据王先生的情况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凝集、稳定斑块降脂、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控制血压等治疗。入院第3天,王先生病情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患者家属遂要求手术治疗。
组织科室医师团队充分讨论后,邓焱坤再次为王先生进行颅脑磁共振和脑血管造影。造影显示,王先生基底动脉中段重度狭窄情况加重,狭窄均高达80%。在征求王先生家属同意后,邓焱坤带领团队决定为其全麻下行经皮穿刺脑血管球囊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术后造影显示其狭窄部位明显好转,远端血流通畅,分支血管通畅,手术取得圆满成功。后经过1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王先生逐渐能下床自由活动,各项机能恢复良好,日前已好转出院。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生活水平。”邓焱坤介绍,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治疗AIS的重要方法。机械取栓的时间窗从最初的6小时延长到24小时。时间窗的拓展,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但超过24小时时间窗的一些患者,经过严格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组织窗,如发现影像学中的“不匹配”,则表明仍有可挽救的脑组织,此时进行再灌注治疗或仍可获益。即使超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窗,但经过专业卒中急救团队的评估,进行介入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仍然能挽救部分脑细胞,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大脑功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近年来,市第二人民医院专注于各种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包括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静脉窦血栓、狭窄等疾病,并于2021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邵阳市脑血管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