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8日

想象

“词帝”李煜

邵阳市五中462班 左宇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脍炙人口的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做个才人真绝代,奈何薄命做君王”“千古第一词帝,可惜命运多舛”……从这些语句,我便粗略地了解了这样一个悲惨的历史人物。

他在教科书上的存在感并不强,有关他的事被编写者一笔带过。于是,我只能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从他短暂的生平简介与流于后世的诗词中,一点点拨开萦绕在他身周的迷雾,去真正地读懂他。五代十国,战乱不止,人人自危。他是父亲的第六个孩子,因天生具有传说中所谓帝王之相,而被迫卷入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当时,他为了避祸,又或许真心不志在朝廷,整日与笔墨丹青、诗词典籍为伴,自号钟山隐士。李煜长兄李弘冀对他慢慢放下了警惕之心,着手去对付其他人。而世事难料,李弘冀还没能登上这筹谋一生的王位,就匆匆暴毙了。

那日的雨透过未掩好的窗飘到了书案上,书案上清秀隽逸的字迹被水晕染开,糨糊一般皱在一起,看不出原来的字形。案前的青年不悦地关上了窗,把手中的狼毫搁置一旁——思绪没由来地被打断,这写了一半的词竟不知如何续下去。由于兄长突然的离世。他被迫成为了南唐国君,坐上了李弘冀死前朝思暮想的位置。

“陛下,韩王殿下已至大宋国土,却遭到扣留……”

“够了!”青年揉着眉心,极其不耐地打断了臣子的话。韩王名李从善,是李煜一母同胞的弟弟。此次李煜派遣他去向宋朝贡示好,而宋主竟不由分说地将李从善扣了下来。这场风波还未结束,宋与南唐的销烟被点燃了。面对大宋浩浩荡荡的军队,李煜仅仅苦撑了两年。公元976年,势渐衰微的南唐在宋军的马蹄声中迎来了终章。

青年帝王在顷刻间老了几十岁,他身上华服已旧,脸上沧桑尽显。他看着自己的子民忍受战乱的折磨,看着心爱的江山变得满目疮痍,看着天边高悬的朗月,院中枯败的枝丫,在城楼上写下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以“欢”为题,全词咏的却是“愁”。被同时代的人唾骂的亡国之君,借笔墨写下心中的哀愁。他纵有再高的权力,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罢了。

后来,他作为俘虏被送往宋京师。在那陌生的土地上,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创作了许多千古绝句,诸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字里行间,都在倾诉着对家国无限的怀念。

公元978年,七夕之夜里,他安静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诗词国度。

李煜的一生,曲折萦纡,身为醉心诗词的六皇子的那些年里,是他为数不多的“贪欢”;而命运弄人,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从他人手中接下岌岌可危的南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愁苦凄凉的余生。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贪慕那至高无上的权势,却不知这背后所担负的是何种沉重的责任;亦有很多人艳羡那名扬天下的骚客,却不知他们在面临“城池已破,山河犹在”时的万般无奈。

李煜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同时拥有了这两者,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或许,比起南唐的一国之君,比起滔天的权势富贵,他更愿作游于天地间的闲云野鹤,吟诗作画,潇洒一生。而不是被迫接过权力的交接棒,却守卫不了他心中的如画山河,泱泱家国。

--> 2024-01-18 邵阳市五中462班 左宇真 想象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7866.html 1 “词帝”李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