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7日

武冈市龙田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党建引领 产业兴旺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傅畅珺

1月的冬阳暖暖地照在武冈市稠树塘镇龙田村平坦而整洁的村道上。沿路有荷塘、古井、游道、磐石造景,还有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二十大的党建文化宣传牌以及记录了第一盏电灯、第一台电视、第一家商店、第一个产业基地等信息的“进步龙田”宣传牌,彰显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我们应该要让年轻人知道党的历史,知道龙田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村党支部书记王能武一边走,一边介绍道。龙田村2016年由龙形村和羊岩村合并而成,现有2060人,出去打工的有1100多人,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如何让村里的产业兴起来,让村民能回乡过上好日子,是王能武一辈子的追求。

看到路中间有车辆遗落的碎砖石,王能武俯身拾起,放在路边。要想富,先修路。王能武2005年担任龙形村党支部书记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修路。村民出资出工,男女老少都上阵,在外乡贤中的一位南华大学教授捐赠了3万元。那热火朝天的场景寄托了村民对致富的渴望、对他的信任和期待,让他铭记于心,备受激励。

“从自身做起,公平公正,不贪私利。”这是王能武给自己定的准则。刚合村时,以前信访矛盾多的羊岩村村民来办事,喜欢带红包、带烟,他当即带头打破了这一陋习。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村党支部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获评武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王能武深知,村集体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2019年,针对18组110口人只有不到20人在家,13公顷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村集体将土地流转过来,发展白芍、吴茱萸等中药材种植。后来还套种了西瓜、辣椒等作物。村干部自己耕种、采摘、销售,忙不过来时再请人帮忙。村里的党员也经常以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到地里开展挖土、除草等义务劳动。几年的辛苦努力,村集体实现了20多万元的创收。

考虑到种植业人工成本高、市场不稳定等因素,王能武一直在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经过多方论证,2023年5月,他们依托法新豆腐地域品牌优势,投入60余万元建成了村办“龙田豆腐坊”。先由村干部垫资建设,后从银行贷款。利用旁边闲置的老村部,他们还建起了集积分超市、生活超市、农资超市、特色农产品超市为一体的村集体供销社。

村集体的第二次创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商业转型,效益明显提升。他们坚持生产原生态、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利用当地醋水点豆腐的传统工艺,选用当地自产的非转基因黄豆,取用饮水工程改造后金龙山岩洞的地下水,开发了独具风味的水豆腐、盐豆腐、卤豆腐、油豆腐、猪血丸子等系列产品。目前该厂每天能加工黄豆500公斤,产值每天达7000元,满负荷生产还应付不了订单,正准备再上一条生产线。配合豆腐加工业的兴起,他们在村里发展了33公顷的黄豆基地,以村里提供种子并高于市场价包回收的方式,发动村民种豆增收。

村集体供销社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物资购买的便利,还为村民销售自家农产品提供了展销代卖平台,全年可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依托这个“积分”超市,村里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将村级事务细分为乡风文明、安全稳定、乡村建设等6大块39项内容,引导村民以德积分、以分换物,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王能武始终坚持村里公办和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收入的20%用来提高村干部待遇,30%用作村里的民政救助资金,50%用来扩大再生产。不接受私人入股,也不与私营企业合股。村干部负责打理,赚钱了领补贴,没赚到钱就当作义务劳动。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一些在外乡贤也纷纷用各自的方式为家乡的产品代言、促销。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村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让村民更增信心、更添干劲。全村以“党建引领、清廉助推、特色兴产、乡村振兴”为抓手,掀起了合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的热潮,2022年获评邵阳市乡风文明村。2023年,他们又投入80万元打造党建示范院落,进一步将龙田村建成景美、人和、产兴,文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农村。

--> 2024-01-17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傅畅珺 武冈市龙田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7827.html 1 党建引领 产业兴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