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7日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周惠荣先生诗联集《惠风晚韵》序

邹宗德

艺术是相通的,因为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审美……虽然艺术的种类不同,但它们的审美情趣是一致的。如美术与书法,都是视觉艺术,线条美是它们共同的特质;美术与摄影也是视觉艺术,画面美是它们共同的追求。再如美术与诗词对联,它们所追求的那种美的意境也是相似的。唐代的王维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是也。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跋百之诗画》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韩干马十四匹》云:“苏子作诗如见画。”其《韩干马》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外,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正道出了画与诗所共有的艺术特点。“天然去雕饰”,清新脱俗,反映了苏轼的诗论和画论观点。

诗联属于文字语言的艺术,一个人对文字语言艺术的了解,代表了他的文化素养。所以诗联艺术是一门基础性艺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在这方面的造诣都是很深厚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著名文学家王维、唐寅、郑板桥都是著名的画家,自不必说。近现代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吴昌硕、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李苦禅、任伯年、林风眠等一大批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无不闪烁着极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光芒。

周惠荣先生深深地懂得这一道理,或者他是不自觉地实践着这一原理。不记得是何年何月了,我从我主持的《邵阳晚报》“巧联句”栏目的来稿作者中发现了他的名字,开始他好像不懂对联规则,但是投稿却十分积极。假以时日,他竟然也有句子进入到选优行列见报了,可见他进步之快。后来,他加了我的微信,主动介绍自己是一位美术老师。通过慢慢地了解,我才知道他是邵阳本土水彩画名家,曾长期担任市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原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未曾谋面。当看到他发来的诗联作品集时,我很震惊,没想到有这么多。一个画家在对联领域淘了这么多宝,令人感佩不已。

虽然这些对联的艺术水平还不能与其画作同日而语,却也不乏诗情画意之作。请看下面几副对联:

“几根丝雨撩春意;一片疏云伴暖风。”

“桃露点来描柳叶;荷珠滚去入花心。”

“秋田深处牧歌远;村寨岭头枫叶红。”

“雪至田幽,柴门闲挂犁蓑笠;帘垂窗静,书案雅藏纸砚毫。”

这是四副描写春夏秋冬美景的联语,如果周老师把这种意境用丹青描绘出来,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图画。将这四副对联挂在画卷的两侧,相得益彰,不正好是联中有画,画中有联吗?

再看下面三副对联:

“禅意锁心离俗远;佛台立志化香多。”

“行舟莫道江河险;弄墨可需年月功。”

“入墨三分能透案;练枪百步可穿杨。”

这些对联是典型的格言联,悬之于室,可以作为励志的座右铭,第一副言修心养性之道,第二、三副谓艺术修炼之功。如果形诸于典雅的书法,再配上一幅意境相谐的画作,将联书画融为一体,既能装点居室,把玩赏美,又能陶情励志,一举多得,岂不妙哉!

愿周老师今后的对联作品也与他的美术作品一样出神入化,摇曳生姿;愿他手中的妙笔在美术界和楹联界都挥翰成风,惊风唤雨;期待他多出一些这样联书画一体的“三绝”作品,为春夏秋冬丰富色彩,为伟大时代营造出更多唯美的意境。

特为序。

--> 2024-01-17 邹宗德 ——周惠荣先生诗联集《惠风晚韵》序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7824.html 1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