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比学生更早来到教室,检查到校情况,指导学生背诵;课间,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难;中午,查看学生午休情况;夜晚,挑灯备课。24年如一日,他用坚守追逐教书育人的梦想,用汗水浇灌着一株株禾苗。他就是隆回县颜公中学语文教师姜少红。
自1999年至今,姜少红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恪守“为人师育良才”的人生信条,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课堂上,姜少红擅于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摒弃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推向课堂前沿,成为课堂的主人。他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唤醒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既注重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为教好一节课,他反复推敲琢磨、研读教材和参考书目,努力驾驭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定,从教学思路的设置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知识、能力、感情价值观等的把握,都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做到胸有成竹,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2014年、2017年,他获县“优质课”一等奖、市“优质课”二等奖。
姜少红坚持德育为先,教学生求知,更引导学生做人。他特别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反复沟通、妥善解决。
他爱生如子,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雨雪交加,他刚进入梦乡,忽然有学生敲门:“老师,李某婷同学胃痛得很厉害!”他急忙披上衣服,直奔寝室,叫来两位学生帮助,自己开车将生病的学生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
在班级管理中,他坚持用爱动人、以情感人,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2021年秋季开学,班上的学生王晶(化名)没来报到。他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王晶表示,交学杂费的钱还没凑够,也没有生活费。第二天放学后,他立刻去做家访。原来,王晶的父亲患了风湿偏瘫,不能做重活。母亲一年前外出打工,就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的生活开支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种地解决。姜少红关切地对王晶说:“你只管安心去读书,你的困难我来帮你解决。”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王晶获得了爱心人士每月600元的生活捐助。
姜少红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有一次家访返校途中,天雨路滑,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造成尾骨骨折。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白天让人搀扶着坐在椅子上给学生们上课,晚上才让家人送去输液。就这样,他硬是坚持了半年。
没有坚守就没有教育。姜少红扎根基层、默默坚守,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