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驻村干部,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有一次我问他,如何赢得群众由衷的拥护和爱戴?面对笔者的询问,当事人坦言相告:从驻村那天起,就暗暗告诫自己不当“三客”常“三问”。
不当“侃客”。“侃客”平时爱卖弄学问,好显摆口才,喜高谈阔论,会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会后啥也不会,啥也不干。对这类会“谈”不会干、善“谈”不想干、能“谈”干不好的“侃客”干部,群众打心里鄙视。
不当“看客”。“看客”深谙“啥也不干,啥事没有;干的越多,失误越多”之道,平时善于审时度势、察颜观色,精于趋利避害、择事而为。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得罪人、担风险、追责任的难事、敏感事能躲就躲、尽量不干。
不当“过客”。“过客”把自己驻村当成下来镀金的,事事处处不是站在为群众想长远、谋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和筹划,没有真正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当笔者问及何谓“三问”时,对方淡淡一笑:“这更简单了,就是大家常说的问问自己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
言由心生,“三客”与“三问”,体现了在思想上是不是树立了群众观点、站稳了群众立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白“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问题,就会自觉地做到不当“三客”当主人,就会心里装着老百姓,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也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从而当好人民的公仆。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