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省政协党组第十四次会议暨第十二次主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湖南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为全省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省政协委员,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志红紧紧围绕“1453”履职总要求,积极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聚焦湖南政协主题主线,立足工信工作出实招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协委员优势,积极参加省政协活动,把政协所能、界别所长、委员所有与工信工作所需更好结合起来,在本职工作中履好职、带好头,持续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湘商回归、经营主体培育、科技创新”等4项省政协履职重点工作,促进邵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坚持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送政策”精准直达,分产业链编印惠企政策电子书和“一图四库一清单”,根据企业类别精准推送政策。“解难题”力求实效,深入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市本级选定100家重点帮扶“白名单”工业企业,明确市直责任部门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精准帮扶,全力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扶强骨干企业。“优服务”常抓不懈,创新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产业链专家学者研判、领航企业优质产品推介、企业帮扶线上线下评价四大机制,去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57亿元,同比增长13.4%,盈利面95.9%,均居全省第1位。
持续助推湘商回归。依托邵商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园区发展“四百”工程,全市11个省级以上园区新招商、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各100个以上,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全市省级以上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2个,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实落地,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持续助推经营主体培育。坚持“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形成“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局面。去年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5家,新增数超过前5年总和。
持续助推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智赋万企”行动,推动全市7241家中小微企业“上云”、804家“上平台”,建成省级智能制造企业56家、智能制造生产线167条、智能制造工位1125个,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其中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位完成率均居全省第2位。72个项目入选2023年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总数居全省第1位。
聚焦协商议政重点任务,牢记委员使命建真言献良策
在省政协的激励引导下,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坚持用好“政协云、委员工作室、政协融媒矩阵、以5张名片为引领的全域旅游、湘港澳深度交流合作”等5个省政协工作品牌资源,练就“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本领,充分运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等履职抓手,千方百计为发展建言、为民生出力。
增强协商议政能力。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学习、研讨、协商、调研等活动,认真完成“政协云书院”学习计划,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协商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坚持运用“政协云”App,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提升政协工作持续赋能。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专项民主监督、“委员活动日”、委员工作室等活动,扎实完成“委员双考评价”各项任务。
精心撰写委员提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选准课题,开展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科学性意见建议。去年初,撰写的《关于加大邵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邵阳市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打造中国特种玻璃谷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邵阳打造百亿白酒优势产区的建议》等提案,得到省发改、工信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全省经济发展和科学决策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去年下半年,认真准备政协湖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拟就《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激发湖南制造“新动能”》的发言材料,目前已及时上交。
开展微建议促监督。增强政协委员社会责任,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微建议。去年4月,专门就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进出口乾元巷路段车辆乱停乱摆、通行不畅、安全问题提出微建议;另一方面,对其他政协委员向邵阳工信部门提出的微建议,主动领办、狠抓落实,全部交出满意答卷。
聚焦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深入基层一线汇民智解民忧
在省政协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以界别为依托、以协商为抓手,深入界别、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履职方式,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把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成效,助力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
深入调研察民情。将委员的职责融入到服务群众中,将更多时间用在调查研究上。去年下半年,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军民融合短板、工厂旧址资源闲置等问题,结合“走找想促”活动,完成了中小企业培育、军民融合、老工业基地旧址开发保护利用等调研,有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集思广益汇民智。坚持发扬民主,虚心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汇聚社情民意信息,不断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水平。去年,以邵阳市委、市政府名义牵头起草《打造“三个高地”促进邵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照省“4×4”现代产业规划,会同发改部门以邵阳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实施《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并计划出台《关于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关于推动我市特色轻工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邵阳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
全力服务解民忧。在做好委员本职工作基础上,通过下基层、进园区、入企业全面了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状况,帮助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去年共走访企业63家,共梳理界别群众反馈的问题20余个,积极主动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如为一源竹协调邵东市和天电镀中心就近开展电镀、热处理等工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组织中车、中航等22家省内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与宁庆航空开展供需对接活动,达成近2亿元的产品供需协议,助推企业战略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