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真正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精神所在,力量所在,要始终保持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党员干部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御一切错误思潮的侵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尤其是各级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有多重,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利益作为行使权力的最终目标,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衡量标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经受外部环境带来的种种考验,才能应对和化解精神懈怠引发的各种危险,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负时代先锋的历史使命。
掌握主动,再创辉煌,要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求新求变、贯彻创新主题的光辉历史。新的形势下,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历史使命更加辉煌、更加重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青春活力,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使命催生责任、责任催生斗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昂扬斗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把创新思想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寻求破解困局之法。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僵化停滞,以问题意识为牵引推进事业发展,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实现奋斗目标。
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信念、意志和素质的外在体现。良好的精神状态,给人以信心、活力和勇气,促使党员干部把工作做得更好。敬业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也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具体体现,更是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实现奋斗理想的现实路径。有了这种状态,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形成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从而凝聚人心,聚集力量,创造出一流业绩。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不论在何种岗位,要始终弘扬敬业精神,严谨务实,做好本职工作,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不断解决重大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作者系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