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思想者营地

有关儿童的漫画

李化球

说起有关儿童的漫画,我想到了两本经典之作,一本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另一本是中国漫画家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两本都是长篇连环漫画,都十分有趣。如果说,《父与子》会给我们带来开心的笑,那么,面对三毛的不幸身世和他解放前在上海流浪的种种悲惨遭遇,《三毛流浪记》带给我们的只能是含泪的笑和锥心之痛。由于大家对这两本书比较熟悉,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以为,运用漫画艺术对儿童进行德、智、美三个方面的教育,是漫画家应有的责任。我想就我的有关儿童漫画创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在漫画《过洞》中,我画了一位身材高大的父亲,他带着矮小的儿子过一个洞。由于洞口稍低,这位父亲只得佝着背低着头过洞。儿子见样学样,竟然也佝着背低着头过洞。我们在微笑之余,似乎也感悟到了: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成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儿童的“示范”。由此我想到了另一幅漫画《我想有个安定的家》(庞平作)。一个小女孩愁眉紧锁,两只忧伤的大眼睛摄下了可怕的一幕:爸爸妈妈在吵骂、打架。所以,她乞求:“别吵了,我想有个安定的家!”我想社会上诸如此类让孩子“在战斗中成长”的家庭,决非绝无仅有。作为父母,他们图一时之气,全然不顾他们的不当行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大的阴影,造成了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应该好好反省的。

我以为除了模仿以外,儿童还有一个天性,那就是“好奇”。因为对他们而言,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好像一个个谜,他们渴望知晓谜底。我在一幅《三娘训子》的漫画里,画了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小儿子走在路上。儿子忽然看到鸟在天空中飞,便问:“妈妈,鸟为什么会飞?”妈妈对儿子不屑一顾,漠然回答:“我又不是鸟,我怎么知道鸟为什么会飞!”这位妈妈可能未曾意识到,她的这个简单、生硬的回答,无异于给儿子的求知热望泼了一盆冷水。当然,这也许不是这位妈妈的初衷。

1992年,我在《儿童漫画》12月月刊的封面上,发表了一幅《当代哪吒》的漫画。一个儿童用化学元素符号替代风火轮,用笔和书本替代火尖枪与混天绫。他要用这一切去闹科学知识的大海。这幅漫画借用了“哪吒闹海”这样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作比方,对儿童们的学习应该是会有所启发与激励的。

2014年,我在《儿童漫画》月刊上发表了一幅《以“礼”服人》的漫画。公园里,一名中年男子脚踩椅面,坐到了长椅的靠背上。一名儿童见状,对这名男子说:“叔叔请您下来!”中年男子下来以后,儿童指着长椅说:“叔叔请坐!”中年男子见到长椅上那两个脏兮兮的鞋印,羞愧不已。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与中年男子的不文明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想此作对儿童与成年人都应有所启示。

最后,我想到了一幅题为《一张白纸》的漫画。画面中是一个儿童的轮廓,恰似一张白纸,上面还有家庭、学校、社会三只握笔的手。三支笔将在白纸上画些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面对这一绕不开的重大课题,成人们必须作出明智的抉择。

--> 2024-01-09 李化球 ◆思想者营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7390.html 1 有关儿童的漫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