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洞口县杨林镇坝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少立一如既往地为村里事务忙碌。2023年,该村“杨林小籽花生”在线上线下畅销,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受到上级领导以及各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2023年,杨林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五大振兴”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积极探索,精准发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精细管理 保障民生
杨林镇坚持党建引领,每月对包括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六零”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等在内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制度,班子成员坚持每周深入联系村2至3次,蹲点调研、倾听民声、破解难题。
该镇夯实基础,纵深推进基层党建,着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左右协同、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建立考核制度,抓实“三会一课”,深入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并科学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内容。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六零”创建,建立“县领导—镇班子—村‘两委’—村民党小组—村民代表”五级组织管理架构,推进片长邻长组长“三长制”工作,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新活力。
2023年,该镇充分利用逐步完善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镇、村两级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和帮扶机制。通过镇、村两级精细化的工作,既筛查无返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又通过规范程序,对有返贫风险的识别为监测对象。
该镇聚焦乡村振兴抓落实,尤其是民生保障等方面政策的落实落地: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四类重点对象医保参保率100%;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均已完成;小额信贷共放贷222笔,1091万元,贴息已按季度打卡到位。
◆积极探索 发展特色
粮食是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为保障粮食安全,杨林镇成立了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该镇持续巩固耕地抛荒治理成果。目前,该镇耕地抛荒面积已经清零。
该镇坚持示范创建,党政主要领导创建了20公顷双季稻示范片共2个,联点班子成员创建6.67公顷双季稻示范片共7个,在芭蕉村创建1个6.67公顷再生稻示范片,在芭蕉村、破刀村创建2个3.33公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连片示范片。2023年,该镇草塘村试点了“农户购买种粮大户服务”的模式,实现了“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粮食丰产、农户增收、大户受益”的多赢局面。
该镇还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小籽花生”这一特色产业。在洞口农产品展销会和雪峰蜜橘节期间,“杨林小籽花生”受到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2023年,该镇种植“小籽花生”100多公顷,毛收入400万元左右。该镇坝上村大部分村民种植了“小籽花生”,村里成立经济实体为他们提供服务,解决销售等后顾之忧。据初步统计,村民仅这一项收入就达近百万元。
◆筑牢防线 推进建设
该镇筑牢防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各项工作。上级对杨林镇的芭蕉村、峨峰村、新合村进行了提级巡察。巡察组对该镇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该镇照单全收,并已全部整改到位。
对于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该镇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严防松劲懈怠。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帮扶政策平稳过渡、坚持帮扶力量巩固拓展、坚持帮扶措施长效稳定。同时,狠抓驻村工作队管理,驻村帮扶工作队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该镇对各驻村工作队开展常态化纪律检查、工作成效检查,并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排名。
2023年,该镇项目库建设共入库乡村振兴项目20个,涉及金额445.7万元。各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了项目申报。后续资产管护方面,该镇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三资”问题排查整改,各村的项目都建立并完善了项目管理台账,明确了责任单位和管护责任人。项目建设方面,该镇2023年立项的项目都已完工。特别是,坝上村用活用好“六零”创建奖补资金,以40万元奖励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修好了一条2.9公里的产业路。
◆美化环境 成风化人
2023年,杨林镇打好环境整治攻坚仗,绘就生态宜居风景线。
该镇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和村民代表”四级组织管理架构,连点串线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建立5个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安装路灯100余盏,推动环境整治由“一户美”向“户户美”转变。
该镇实行村“两委”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包院落、党员包农户的“三包责任制”,农户落实门前“三包政策”。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六零”创建积分有效结合,每月进行考核评比,推动乡村环境由“一日美”升级到“日日美”。
该镇大力开展乡风文明行动,通过手绘墙体画、召开乡贤会等形式,多方式传播文明新风,做到乡村建设“魅力”与“活力”共显,环境整治“颜值”与“价值”并重,推动乡村环境由“外在美”升华到“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