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7日

热爱可抵岁月长

——记双清区青年新型农民李赟

邵阳日报记者 郭慧鹏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踏实做事的农民,而乡村是我永不泯灭的根。”上月19日,李赟刚结束最近一轮的出差,便风尘仆仆地驱车驶入双清区滨江街道寒梅村的生态农庄。

今年38岁的李赟早在2017年就开始专职从事农业,是当时我市最年轻的新型农民之一。与大多数青年新型农民不同,他家境优渥,受过良好教育,却甘愿放弃繁华都市生活返回乡村,在田间地头挥洒青春汗水。

初心如磐不更改

2012年到2016年,李赟在长沙从事金融工作。2017年,他回到家乡联合几位同仁,注册成立邵阳市和畅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李赟等人流转寒梅村8公顷多荒地,因愿景不同产生分歧,团队随即解散。李赟不甘心血白费,将合伙人入股时投入的180万元资金全部退还,决定独自一人接手。

“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困难来临时坚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好。”李赟说。他前往省内各地实地考察,了解到桑葚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水果。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桑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与黄桃、梨子等市面常见的水果不同,桑葚果实的成熟期较短,只需3个月左右,意味着前期资金投入能得到较快回报。

2019年,李赟将流转土地中的3.3公顷用来种植桑葚,1.3公顷种植黄桃,并开辟山塘养殖鱼虾,修建林间步道、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准备从事以采摘、垂钓为主的休闲农业。2020年,桑葚迎来大丰收,凭借亲民的采摘价格和美味的桑果,采摘园里慢慢聚集起人气,成为邵阳城郊周末亲子游、休闲游的好去处。2021年,李赟获得双清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业态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李赟说:“这几年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少说也有200万元,可我从没想过收入和支出能成正比,是对农业的热爱,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头雁领航勇担当

2023年8月,李赟获得湖南省2022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证书。作为“头雁”项目培训班第二期学员,李赟在浙江大学进修了一年,接受了高质量的理论培训和线下实践,加上导师悉心传帮带,他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种植过程中,李赟发现桑葚成熟后很容易自然落果,如果不及时摘下就会造成浪费。为充分消化园内的桑葚熟果,除了提供自主采摘和对外销售外,李赟积极拓宽经营思路,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他将桑葚制作成桑葚膏和桑葚干,让过往游客在采摘尝鲜之余还能体验深加工产品的魅力。此外,李赟专门从外地请来一位技术员酿造桑葚酒,其色泽红艳透明,口感清柔酸甜,很受市场欢迎。“2023年收获桑葚6000斤,基本不存在滞销,2024年我们要把桑葚酒的产业正式移交给代工厂,进行大批量加工生产。”李赟说。

劳作之余,李赟还担任邵阳市新农人产业发展联合会秘书长,负责向会员及时传达学习国家、省、市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其他涉农工作的政策信息,帮助会员提高政策水平;组织开展各类知识培训和研讨交流,加强会员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在促进新型农业人才队伍成长和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李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头雁”精神和骨干担当。

在李赟的努力下,如今的寒梅生态农庄生机勃勃:冬季依然葱茏繁茂的桑葚林里,桑葚树有一人多高,等到5月份,一串串、一簇簇紫红色的桑葚又将缀满枝头。据李赟介绍,目前农庄已经完成生态种养基地建设,后期将围绕科普、环保、亲子、生态自然等主题,全面升级为包含水果采摘园、亲子乐园、农耕文化园、绿色餐饮、科普教育研学基地、生态民宿的乡村旅游生态农庄。

--> 2024-01-07 邵阳日报记者 郭慧鹏 ——记双清区青年新型农民李赟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7277.html 1 热爱可抵岁月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