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以后,你们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月20日,在邵阳学院的市政协学联委工作室,市政协委员刘赟正带领学生们开展模拟政协提案商讨。
刘赟,邵阳学院团委书记,参加工作18年以来,一直从事学生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她关注的重点。
2021年,成为市政协委员后,刘赟又积极行动、主动探索,将协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走近协商民主,推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建言社会发展,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身边事,让各种观点交流、沟通和互动,培育畅所欲言、体谅包容、和谐自由的校园协商文化,让学生的心声和诉求通过协商的方式得以有效解决。
2022年,邵阳学院在全省率先成立大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在市政协和团市委的联合推进下,将政协专委会工作室——邵阳市政协学联委委员工作室落户邵阳学院。刘赟便利用自己的委员身份,积极联系邵阳学院法商学院为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对学生开展专题授课,同时联系市工、青、妇、九三学社4个界别的20名政协委员入驻工作室,设立5间“委员洽谈室”,为学生提供结对辅导。并鼓励指导学生通过调研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形成提案。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个面向青年、学生的基层协商平台。目前,协会会员从最初的217名发展到602名。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陪伴学生参与模拟政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在这种经历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变化。学生通过和政协委员面对面,了解政协委员的职责,同时也了解了每一个提案都要遵循‘不调研、不提出’的原则。”刘赟介绍,通过“模拟提案”“模拟议事”等方式,让学生感知社会、拓展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责任担当,也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进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与认同,感受民主协商的力量。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刘赟发现很多学生对政协如何履职、委员怎样协商、提案怎样产生等问题充满兴趣。“学生们从发现社会问题,到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再到撰写‘提案’报告,切实感受到民主并不抽象,民主就在身边。”在提案建议商讨前,刘赟组织指导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校园内外了解实际情况和需求,形成各自的主题提案内容,并通过讨论让民主协商思维方式在青年学生中扎根。
工作之余,刘赟紧密结合“三下乡”“返家乡”“社区实践计划”等“青”字号品牌项目,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实地考察和深度调研,并将调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模拟提案,学生们也在社会实践调研中不断培养自己协商沟通的能力。2022年,她指导协助“政协委员+高校学生”组成调研团队,通过组织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政协委员和大学生面对面”“协商文化进校园、我为同学办实事”等活动,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万余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邵阳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关于留住大学毕业生在邵发展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愿以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促进‘模拟政协’实践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让学生在参与‘模拟政协’活动的过程中辐射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共同感受民主协商的力量。”刘赟表示,今后将持续推动我市“模拟政协”活动的开展,组织带领有想法的“小委员”们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