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怀着虔诚撕下2023年最后一张日历时,蓦然发现,关于这一年所有的瞬间已成句点。如果要为这些瞬间选用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遇见。
这一年春天,遇见梦想。
我幸运地加入了作协这个组织,幸运地遇见了那些充满斗志的文友。其实,我的内心是没有底气的。但组织对我不离不弃,文友对我爱护有加。大家在一起,不会计较身份和地位,聊的只是文学,话的只是收获。感觉只有置身在这个氛围里,自己经年写下的文字,还能泛着淡淡的水墨香。我喜欢这种纯洁和干净。于是,便有了一次次难忘的采风活动,也有了一次次聆听作家们分享创作过程的座谈。我如愿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并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运营着。2024年,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梦想,我义无反顾。
这一年夏天,遇见激情。
不得不承认,我始终是个认真的人。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会寝食难安。对每一项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工作,我都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一幅幅图片的甄选到一句句文字的提炼,到一个个标点符号的核对,都会一丝不苟,温柔以待。或许,笔下的文字还不优美,内容还不深刻,画面还不震撼,但因为有了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真诚的热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最终都能打动别人也能感动自己。2024年,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激情,用笔墨传递敬意,用镜头表达爱意。
这一年秋天,遇见爱心。
我先后和同事们一道,参与了多起爱心活动。送清凉、送温暖,金秋助学、走访慰问......这常常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走进烈日下的工地,我会牵挂那些布满汗水的脸;走进村小学,我会牵挂那些孤独的老师和求知若渴的孩子……于是,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爱心帮扶的行列,只想用这种方式尽一点绵薄之力。
那一天,意外收到一束鲜花。花束并不华丽,仅仅由一朵向日葵和几朵玫瑰花组成,却简单大方,淡淡的粉里透着淡淡的黄,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花的中间插着一张精美的小卡片,上面是一句简单的感谢语和祝福语。落款是一个熟悉的孩子的名字。我曾多次参与过助学活动,那个孩子在无意中得知了我的生日,特意送来一束花表达他的心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让身边的世界变得更暖。
很多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即便知天命也要做到不认命,可常常又有种只有认命的无力感。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前参观了一组雕像,那是刘永刚先生创作的一组以“德行天下”为主题的雕像,那些站立的文字在美丽的天鹅湖边格外醒目。我原本不懂艺术,但置身于此,我才真正明白,站立的是文字,挺立的是人生。2024年,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为爱心,对一些喧嚣视而不见,对一些守候心甘情愿。
这一年的冬天,遇见亲情。
自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开始慢慢从悲伤中走出,学会了和姐妹们一起聊家长里短,到老年大学去学习唱歌跳舞。而自己,开始变得越来越忙碌,家里家外,都抛不开放不下。于是,陪伴母亲的时间少了。可无论何时,母亲总是能包容和理解我的一切。即便我偶尔流露出来的疲惫和忧伤,母亲都会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会心疼我经常无节制地用脑,担心我到了身体走下坡路的年纪——白发和皱纹的不断增多预示着我的衰老。我的孩子和大多数同龄人不一样,低调、深沉、坚韧、诚实。对于领导交代的每一项任务,他都会尽职尽责去完成。对于我的每一个生日,他从不多话,但总会送上一份礼物。很多时候,我们就靠着一部冰冷的手机,相互鼓励,相互提醒,相互传递着爱的温度。
一有空闲,我会尽我所能让厨房的烟火腾腾升起。当新鲜的食材在锅里滋滋冒油,团聚的欢笑在耳边回响,幸福的味道在空中蔓延,那一刻,我的心才会变得格外安稳、妥帖。
2024年,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亲情,把日子过得行云流水,让家人感受清欢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