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情系职工凝聚奋斗伟力 履职担当谱写工会新篇

——邵阳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刘小幸 朱羽翼 罗世辰

2023年邵阳市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会。

邵阳市“千万职工颂歌献给敬爱的党”群众性歌咏比赛现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宣誓。

市委书记严华走访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一线的劳动者。

举办县级以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482场,参赛职工达2.9万人,评选出41名“宝庆工匠”;选树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共138名;创建县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5个、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138个;举办“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班414期,推动就业12万余人;新组建工会1730家,新发展会员13.1万人……

这一串串数字,是邵阳市总工会过去五年工作成果的缩影,也是邵阳市总工会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用实干担当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具体践行。

回顾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突出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履职尽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开创了邵阳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共奏时代“主旋律” 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就

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实现邵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职工的政治责任,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职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邵阳市总工会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五年来,邵阳市总工会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1000余场次,广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国梦·劳动美——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宣传活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选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名、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9名、邵阳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93名。五年来,全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工人先锋号11个、五一劳动奖章12个,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6个、工人先锋号17个、五一劳动奖章18个,评选出市五一劳动奖状26个、工人先锋号59个、五一劳动奖章261个。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还组织劳模工匠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700余场次。

为丰富职工文体活动,五年来,邵阳市总工会还聚焦各类重大政治主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种文化活动之中,全市工会组织工间操、篮球、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长跑、书法美术、摄影等各类职工文体比赛500余场,并持续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其中,享受过程、提升自我。

如今在邵阳,“中国梦·劳动美”“宝庆工匠”等已经成为广大职工耳熟能详的“工”字招牌。通过深入工厂车间、改革一线,结合职工实际,邵阳市总工会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方法、平台载体,引导职工群众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共筑发展“推动器” 团结动员职工展现新作为

冬日的邵阳经开区,各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一处处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一座座民生工程相继兴建,一个个治理项目陆续实施……邵阳日新月异的背后,是数以万计建设者披星戴月奋战的结晶。

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建功立业。

五年来,邵阳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大局,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共评选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先进单位25个、先进班组31个、优秀个人66名。同时,在10个制造行业开展“宝庆工匠”技能竞赛;在快递员、养老护理员、农机驾驶操作员等39个行业(工种)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树“宝庆工匠”和“邵阳市技术能手”41名,并在2022年隆重发布“宝庆工匠年度人物”及提名奖获得者共20名。

得益于市总工会构建的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格局,邵阳大地上数万一线职工完成由“工”到“匠”的转变,参与竞赛的企业实现管理效益“双提升”,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2017年,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大幕启帷,并迅速在全国推开。五年来,市总工会牵头抓总,成立产改工作协调小组,出台相关文件,确定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为产改试点单位;落实技术工人待遇,分批组织2400名优秀技术工人疗休养。五年的奋勇探索证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走深走实,为广大产业工人发展进步的道路铺满阳光。

这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总工会还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禁毒和反电诈宣传教育等党政中心工作。

共画最美“同心圆” 维护职工权益取得新成效

从广大职工的立场出发,邵阳市总工会着眼新时代新变化,立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主责主业,突出维护职能,多措并举服务职工,不断提升职工维权帮扶质效,当好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保持12351服务职工热线畅通,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5800余人次;市、县、乡镇三级工会和会员5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已全部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开展法律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普法活动,深入全市520余家企业发放法律宣传资料6.7万余册;举办120多场婚恋交友服务活动,促成1800多对职工喜结良缘;开办“邵阳红·会暖春芽”暑期托管试点班,减轻职工照顾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一次次耐心的倾听接访,一场场生动的普法宣传,一项项温暖的务实举措,源头参与、走访跟踪、排查化解,五年来,全市工会组织围绕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把维权和服务送到他们身边,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更加巩固。

精准对接职工需求,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化“双联”工作,走访慰问困难职工75124人次;持续推动“四季送”品牌建设,“春送岗位”行动服务职工12.5万人次,“夏送清凉”活动慰问职工10.6万人次,“金秋助学”帮助1577名困难职工子女求学圆梦,“冬送温暖”活动慰问职工10万余人次。同时,市、县两级工会广泛开展“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全市建立培训基地104个,举办各类培训班414期,推动就业12万余人。春夏秋冬,四季“恒温”,邵阳市总工会真诚守护职工就业与生活。

为了进一步延伸工会服务职工的“触角”,邵阳市总工会以服务职工为“圆心”,扩大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半径”,拓展职工服务阵地。2021年,市总工会推动首批8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揭牌启用,并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创建“工会驿站”,全市已建成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358个,评选全国总工会“最美站点”6个、省总工会“百优驿站”11个。

“我们积极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四家’作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大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据邵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百人以上已建工会企业动态建制率90%以上,全市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共谱强基“新乐章” 工会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始终坚持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于解放思想、敢于直面问题,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推动工会改革日益深入。2022年,我市成立教育、卫健、建设、商贸、交通运输等5个产业工会,最大限度地把产业工人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建立健全全市工会领导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长效机制,自2021年起累计访谈基层干部、一线职工5000余人,慰问帮扶困难职工3000余人,指导新建基层工会130个,新发展会员1.5万人,帮助206个基层工会实施规范化建设。

积极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百人以上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为重点,开展建会入会专项行动,五年来,全市新组建工会1730家,新发展会员13.1万人,组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30家,发展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会员2.6万人。选树国家级、省级、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小家)206家。

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做大做强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导的宣传教育平台,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数据库,累计实名录入4773家基层工会、70.8万名会员基础信息,基层工会工作平台账号激活4582家,激活率达96%。

这五年,全市各级工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及“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300余个,开展各类工会干部培训15000余人次,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更加坚实。

五年来,全市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这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的团结奋斗。踏上新征程,全市各级工会必将一如既往、一往无前、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把每一项服务做精做细,书写新时代工会人更加精彩的答卷!

--> 2023-12-04 刘小幸 朱羽翼 罗世辰 ——邵阳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4847.html 1 情系职工凝聚奋斗伟力 履职担当谱写工会新篇 /enpproperty-->